TPO、G-CS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05 14:51
【摘要】:目的: 1.研究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运用rhTPO、G-CSF治疗HIBD的可行性,揭示rhTPO、G-CSF可能的治疗机制。 2.研究及比较rhTPO、G-CSF的神经保护作用和副作用,为临床上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寻找疗效更为确切的新途径及提供可能的实验室依据。 方法: 250只7日龄新生SD大鼠(Sprague-Dawley rat)随机分为:①假手术对照组(C组);②TPO治疗组(TPO组);③G-CSF治疗组(G-CSF组);④缺氧缺血一组(HIBD1组);⑤缺氧缺血二组(HIBD2组)共5组,各组样本数均为50例。②③④⑤组大鼠用乙醚麻醉后两端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并离断,后置于缺氧舱2小时制备HIBD模型。①假手术对照组(C组)大鼠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进行结扎和缺氧。TPO组于造模成功后即刻给予rhTPO,按15U/10g腹腔注射一次性给药;G-CSF组于造模成功后即刻给予G-CSF,按0.5μg/10g颈部皮下注射,每日一次,并连续5天给药;HIBD1组于造模成功后立即参照TPO的给药剂量和方式注射等量生理盐水;HIBD2组于造模成功后立即参照G-CSF的给药剂量和方式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造模后1天、2天、5天、7天、10天、14天、21天取各组大鼠大脑,利用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等相关方法观察、检测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以及对巢蛋白(Nestin)表达的影响。通过Image-Pro Plus6.0软件在光学显微镜下统计大鼠脑组织切片上的Nestin阳性细胞数。各组大鼠于14、21、28、35日龄用诱发电位仪描绘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BAEP)波形。TPO组、HIBD1组、C组大鼠于造模后1天、7天、14天和21天时取外周血,进行血小板计数;G-CSF组、HIBD2组、C组大鼠于造模后1天、5天、14天和21天时取外周血,进行白细胞计数。 结果: 1.建模成功后,造模大鼠出现抖动抽搐、呼吸急促、平衡失调等不同程度的行为学异常。造模3天后HIBD1、HIBD2组大鼠左侧大脑出现水肿、坏死灶;造模7天后左侧大脑萎缩;造模14天后左侧大脑萎缩明显加重,HE染色可见大脑皮层有条索状空洞、组织结构紊乱。不同取样时间点TPO、G-CSF组大鼠左侧大脑也有类似改变,,但受损情况相对轻微许多,其大体结构和组织形态更加接近假手术组大鼠。 2.TPO、G-CSF、HIBD1、HIBD2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脑质量损伤%均大于同日龄C组大鼠(P0.05);在14日龄时TPO组的脑质量损伤%小于同日龄HIBD1组(P0.05);G-CSF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脑质量损伤%均小于同日龄HIBD2组(P0.05);在21日龄时TPO组的脑质量损伤%大于G-CSF组(P0.05)。TPO、G-CSF、HIBD1、HIBD2组的脑质量损伤%随日龄增加而增大,且HIBD1、HIBD2组脑质量损伤%随日龄的增加趋势分别较TPO、G-CSF组明显。 3.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各组大鼠大脑皮层Nestin阳性细胞的表达,TPO、G-CSF、HIBD1、HIBD2组大鼠在10、14、21日龄时Nestin阳性细胞数目均多于同日龄C组(P0.05);在10、14、21日龄时TPO组与HIBD1组的Nestin阳性细胞数目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别;在10、14、21日龄时G-CSF组Nestin阳性细胞数目均多于同日龄HIBD2组(P0.05);在10、14、21日龄时G-CSF组Nestin阳性细胞数目均多于同日龄TPO组(P0.05);HIBD1组与HIBD2组大鼠在10、14、21日龄时Nestin阳性细胞数目无明显差别。 4.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结果显示,14、21、28日龄时TPO组大鼠各波波峰潜伏期(peak latency, PL)与C组大多无明显差别(除21日龄的Ⅲ波,28日龄的Ⅱ波、Ⅲ波有延长外),35日龄时TPO组Ⅱ、Ⅲ和Ⅳ波的PL与C组比较延长;14日龄时G-CSF组各波PL与C组大多无明显差别(除Ⅲ波的PL相比C组延长),21、28、35日龄时G-CSF组各波PL与C组比较延长(除21日龄的Ⅳ波、Ⅴ波,28日龄的Ⅴ波,35日龄的Ⅰ波以外);14日龄时HIBD1、HIBD2组的Ⅰ、Ⅲ和Ⅳ波的PL长于C组(P0.05);21、28、35日龄时HIBD1、HIBD2组的各波(Ⅰ波至Ⅴ波)的PL均长于C组(P0.05);14日龄时TPO组Ⅰ波、Ⅲ波和Ⅳ的PL均短于HIBD1组各对应PL(P0.05),G-CSF组Ⅰ波、Ⅳ波的PL均短于HIBD2组各对应PL(P0.05),21、28、35日龄时TPO、G-CSF组Ⅰ波至Ⅴ波均短于HIBD1、HIBD2组各对应PL(P0.05);28日龄时G-CSF组Ⅱ、Ⅳ波的PL分别长于TPO组各对应各波PL(P0.05);35日龄时TPO组Ⅳ波PL长于G-CSF组Ⅳ波PL(P0.05)。14、21、28、35日龄时TPO、G-CSF、HIBD1、HIBD2组大鼠的各波峰间潜伏期(inter-peak latency, IPL)大部分长于C组(P0.05),其中TPO、G-CSF组各波PL大多短于HIBD1、HIBD2组(P0.05);14日龄时TPO组Ⅰ~Ⅲ波IPL短于G-CSF组Ⅰ~Ⅲ波IPL(P0.05);21日龄时G-CSF组的Ⅰ~Ⅴ波IPL长于TPO组Ⅰ~Ⅴ波IPL(P0.05);28日龄时TPO组的Ⅲ~Ⅴ波、Ⅰ~Ⅴ波IPL分别长于G-CSF组的各对应IPL(P0.05),G-CSF组的Ⅰ~Ⅲ波IPL长于TPO组Ⅰ~Ⅲ波IPL(P0.05);随着大鼠日龄的增长,各组大鼠BAEP的PL和IPL均随日龄的增长而缩短。 5.8日龄时TPO组血小板计数与同日龄HIBD1组、C组大鼠比较出现一过性升高(P0.05);14、21、28日龄时TPO、HIBD1组大鼠血小板计数与同日龄C组大鼠的血小板计数均无明显差别;8、14、21日龄时G-CSF组、HIBD2组大鼠白细胞计数与同日龄C组大鼠比较出现一过性升高(P0.05);28日龄时G-CSF组、HIBD2组大鼠白细胞计数与同日龄C组大鼠的白细胞计数均无明显差别。 结论: 1.在HIBD发生的早期及时应用TPO能够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TPO能明显提高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的脑功能,改善缺氧缺血新生大鼠的形态学指标,有利于脑功能的发育。 2.在HIBD发生的早期及时应用G-CSF能够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动员及促进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分化,减少神经细胞的变性和坏死有关。 3.合理剂量应用TPO、G-CSF治疗HIBD未见明显副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22.1
本文编号:2435026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夏文杰;项鹏;杨默;冯国培;罗广平;张丽蓉;付涌水;汪传喜;李树浓;;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对神经保护作用的体外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07期
2 陈惠金,周泽汉,周建德,周伟,吴圣楣;新生大鼠缺氧实验装置的研制[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9年01期
3 王静敏,董丽媛,郝翼中,陈连元,杨永弘;尼莫地平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防治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杨默,夏文杰,李桂霞,庞雅轩,戚其威,李志光,吴香玲,吴浩强,冯国培,霍泰辉;中枢神经系统表达TPO受体的初步研究(英文)[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4年04期
5 何斯纯,林兴会,周卓妍,周丽丽,李善民;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中潜伏期反应的生后发育[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2435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4350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