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前瞻性队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23:23
【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我院产科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出生的所有活产早产儿进行研究,统计BPD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共有425例早产儿入组研究,其中男266例,女159例;胎龄(33.9±2.4)周(26~36周);出生体重(2038±660)g(770~3150g),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85例,超低出生体重儿7例。发生BPD45例,发生率10.6%,死亡(包括自动出院撤机后死亡)7例,BPD病死率15.6%。BPD患儿胎龄≤32周36例(80.0%),出生体重1500g29例(64.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0周(OR=3.10)、出生体重1500g(OR=2.29)、感染性肺炎(OR=2.74)、动脉导管未闭(OR=2.12)、机械通气(OR=9.57)、H2受体抑制剂(OR=1.36)、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4周(OR=2.59)是BP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早产儿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需要综合防治才能有效控制BPD的发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钦迎;张艳丽;;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高危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06年18期

2 田鸾英;Aaron Hamvas;;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年05期

3 钟美珍;庄德义;林晓亮;何必子;吴谨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调查[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年10期

4 常立文;李文斌;;关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章星;黎肇光;汪春;童燕梅;栾静;;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抗生素耐药分析[J];广西医学;2012年07期

2 李敏许;张兰;周伟;杨勇;;轮换抗生素控制细菌耐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年10期

3 赵诗萌;程威;吴红敏;;400mL·L~(-1)氧气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年14期

4 刘晨;丁晓春;陈小倩;汪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功能变化的初步观察[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0年04期

5 李玉莲;赵振元;李锦萍;窦钧年;梁殿哲;;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9年细菌耐药性监测及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年02期

6 肖勇;黄维清;;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及其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36期

7 苏颖;朱小容;谌丽;;两种呼吸支持方法治疗轻中度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18期

8 曾云清;;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9 高菊杨;;BPD典型病例分享与文献复习[J];中外妇儿健康;2011年09期

10 高丽芳;陈光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冉迎春;内皮素-1对高氧暴露早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石云;TGF-β1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钟美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前瞻性队列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3 李笑;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解脲支原体临床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华,吴本清,李志光,黄若谷,罗亮,李国锋,文飞球;新生儿感染病原菌变迁[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年03期

2 郑专杰,王睿;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机制[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年01期

3 朱建幸 ,何振娟;新生儿疾病诊治技术热点的理念更新(下)[J];临床儿科杂志;2003年10期

4 朱晓东,刘瑛,李玉峰,周晓苓,嵇若旭,朱建幸;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细菌耐药的调查[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夏世文;付春花;;2003—2005年新生儿感染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性的变迁[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年05期

6 陆惠强;杨伟杰;王冠华;陈铮铮;史浩;;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年01期

7 周清德,缪竞智,张秀珍;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年01期

8 王豫平,王慕云,廖致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年10期

9 孙丽君,郑辉,韩斌;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及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年09期

10 黄越芳,庄思齐,陈东平,李易娟,陈玮琪,李晓瑜;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秀芳;郑铠军;夏荣华;张汉奎;陈敬国;黄惠娟;陈简;;血清透明质酸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预测[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年04期

2 柳洁;肖绪武;刁敬军;王莉;侯莹;;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年05期

3 文茂;陈冬梅;;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年05期

4 黄敏裕;;生存的10大危险因素[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0年01期

5 杨礼;秦琴保;;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3期

6 杨鸣;蔡全才;李兆申;;叶酸与胰腺癌的关系研究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7 康文清;孙慧清;陈宇辉;郭静;李明超;许邦礼;周炎娟;熊虹;;早期或晚期抢救性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年14期

8 麦海珊;周伟;;胃肠外营养早产儿血清总胆汁酸变化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年14期

9 张雯雯;李宁华;;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年02期

10 张浚哲;陈冲;刘铁桥;;自杀意念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宇彤;;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危险因素研究[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李再忠;胡珍玉;罗贤海;杨红英;崔燕;;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患者生物危险因素的分层分析[A];2009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于普林;覃朝晖;;慢性病与老年人跌倒[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老年动脉硬化与周围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兰兰;朱才众;张红军;唐甜;熊鸿燕;糜漫天;;中国人群脂肪肝主要影响因素的荟萃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5 韩维田;王经伦;于秀丽;王朝祥;王格;张志芬;;67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流行病学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6 冯龄;沈洪;许天蕴;何海屏;;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及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王元娇;;脊髓损伤康复期常见的危险因素、并发症及对策[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常宝成;曾淑范;;2型糖尿病合并足坏疽危险因素分析[A];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吴莉萍;黄丽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危险因素探讨及护理[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程汉华;朱燕玲;吴淑萍;肖迎红;;输注葡萄糖酸钙外渗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省脑科医院医学硕士 李振光;引发中风的危险因素[N];大众卫生报;2005年

2 薛谓三;心脏病危险因素:1+1>2[N];健康报;2003年

3 姚继霞;老年猝死的五大危险因素[N];广东科技报;2001年

4 主任医师 廖志云;9种危险因素诱发心肌梗塞[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5 暨南大学医学院 王声涌;旅行伤害的危险因素与预防[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6 南方医院骨科博士 王健;避开危险因素 防股骨头坏死[N];健康报;2007年

7 吕乃群;消除骨折的危险因素[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8 广州南方医院骨科博士 王健;避开危险因素防股骨头坏死[N];大众卫生报;2007年

9 李为民 衣晓峰 许延庆;冠心病有五大危险因素[N];健康报;2006年

10 王辰;哪些人易患肺栓塞[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菲;太原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现患及转归流行病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2 王清华;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因素[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3 许洪志;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4 王勇;感染性腹泻预防控制对策与实验室监测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5 赛晓勇;西安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全死因与脑卒中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6 徐应胤;中韩两国痴呆危险因素及其证候分布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Hamid Reza Bahrami-Taghanaki;常规针刺和针刺配合灵龟八法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对比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徐慧兰;湖南农村15~35岁自杀死亡者社会心理解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潘湘斌;大动脉转位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分子机制及动脉调转手术中期临床疗效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10 刘步平;广东高校男生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及防治策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标;胃癌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金德斌;秦皇岛市中小学教师嗓音疾病的调查报告[D];承德医学院;2007年

3 董叶丽;外科术后病人医院感染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郁峰;小儿哮喘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孙雪岩;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关系[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6 王守东;幽门螺杆菌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D];青岛大学;2003年

7 岳锦熙;非心血管手术术前心脏危险性的临床评估[D];昆明医学院;2004年

8 冯永亮;HLA-DR等位基因与HBV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9 王俊宏;脑出血伴发急性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10 运蓓蕾;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肛门生殖器HPV隐性感染及其危险因素[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92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592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b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