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混合感染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1 03:19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住院患儿混合感染病原学特点、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且临床诊断为CAP的患儿,进行多病原学检测,包括痰细菌培养,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痰呼吸道常见七种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流感病毒A、B型(Influenza virus A、B,FluA、Flu B),副流感病毒1、2、3型(Parainfluenza virus 1,2,3,PIV 1,2,3)、腺病毒(Adenovirus,ADV),PCR法检测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人鼻病毒(human respiratory rhinovirus,hRV),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和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同时采集外周静脉血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血清MP抗体等检查。对有支气管镜检查指征的患儿行肺泡灌洗液多病原学检测,对住院期间行胸腔穿刺术的患儿行胸腔积液多病原学检测。收集并整理入选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病原数量、不同病原组合的混合感染以及单一感染与混合感染之间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等资料,并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混合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一)儿童CAP住院患儿混合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比较1.纳入研究的CAP患儿共2659例,病原检出阳性者2043例(76.8%),单一病原感染检出1155例(43.4%),混合感染检出888例(33.4%)。其中,两种病原混合感染检出676例(76.1%),三种病原混合感染190例(21.4%),四种及以上病原混合感染22例(2.5%)。两种病原混合感染比例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混合感染患儿中,男性检出率33.1%,女性检出率3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68,P0.05)。3.6月、~1岁、~3岁、~5岁、≥5岁年龄组混合感染率分别为34.9%、45.8%、31.9%、30.2%、20.1%,混合感染在6月~1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在≥5岁年龄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341,P0.05)。4.2015~2016两年间春、夏、秋、冬各个季度的混合感染率分别为32.9%、29.8%、36.5%、36.3%,混合感染在秋冬季检出最高,夏季检出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848,P0.05)。5.混合感染有病毒+细菌(13.6%)、病毒+病毒(3.4%)、细菌+细菌(4.8%)、病毒+细菌+MP(3.6%)、MP+病毒(11.2%)、MP+细菌(11.6%)、MP+CP(0.3%)等多种组合形式,其中病毒+细菌组合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中,常见的混合病毒是hRV、RSV,常见的混合细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常见的病原组合形式是hRV+肺炎链球菌。6.各年龄组混合感染中,6月年龄组以病毒+MP(31.8%)、病毒+细菌(26.3%)组合为主,病毒+MP组合以hRV+MP多见,病毒+细菌组合以hRV+流感嗜血杆菌为主;~1岁以病毒+细菌(57.6%)组合为主,以hRV+肺炎链球菌组合检出最多;~3岁、~5岁以及≥5岁年龄组患儿均以MP+细菌感染(39.8%)为主,以MP+肺炎链球菌组合最常见。7.不同病原数量、不同病原组合的混合感染CAP病例中,在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紫绀等临床表现,肺部体征及胸部影像学、入PICU比例、吸氧、机械通气、住院时间上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混合MP感染的患儿,较其他组别患儿年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细菌感染或MP感染者较单纯病毒混合感染,更易出现发热(P0.05);MP混合细菌感染较MP混合病毒感染组合更容易出现气促、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RP升高(P0.05)。(二)儿童CAP住院患儿混合感染的高危因素对单一感染与混合感染的CAP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异常、有湿疹史、有喘息史、有≥2次CAP住院病史、住院时间长、CRP升高、体液免疫lgG及lgM升高等八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异常、有喘息史、有≥2次CAP住院病史为混合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儿童CAP住院患儿中混合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且在秋冬季节多见。2.混合感染以两种病原混合最常见,病毒+细菌组合检出率最高,常见的混合病毒是鼻病毒、合胞病毒,常见的混合细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最常见的组合形式是hRV+肺炎链球菌。3.混合感染以6月~1岁年龄组多见,在≥5岁年龄组最低。不同年龄组混合感染的病原组合有所不同。4.不同病原组合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5.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异常、有喘息史、有≥2次CAP住院病史为CAP混合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图文】:

年龄分组,患儿,情况,平均年龄


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研究的病例共2659例,,其中,男1633例,女1026例,男女比例1.6:1,平均年龄2.2岁。<6月860例(32%)、~1岁395例(15%)、~3岁697例(26%)、~5岁424例(16%)、≥5岁283例(11%),具体见图1。

混合感染,细菌,检出,病毒


图 2:病毒+细菌混合感染中混合病毒病原检出情况注: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卡他莫拉菌:Moraxelle catarrhalis,MC;大肠Escherichia coli, E.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鲍曼不动杆菌:Acbaumannii, Ab;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图 3:病毒+细菌混合感染中混合细菌病原检出情况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文婧;季伟;张新星;郝创利;陈正荣;严永东;朱灿红;董贺婷;邵雪君;王宇清;;混合感染因素对呼吸道偏肺病毒感染临床特征的影响[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年10期

2 彭懿;舒畅;符州;李渠北;刘铮;闫莉;;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1613例病原学特点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年11期

3 刘京涛;张君平;;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年20期

4 马慧轩;孙琳;吴喜蓉;李颖佳;郭琰;李勤静;王昊;焦伟伟;陈兰勤;尹青琴;徐保平;申阿东;;北京单中心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病原学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5年05期

5 马慧轩;徐保平;申阿东;;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进展[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年09期

6 张淑艳;王娜;李婧;赵满仓;;北京地区1942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5年06期

7 陈翊;连广琬;张莹莹;林涛;邓力;钟家禹;赵明奇;刘晓敏;华亮;朱冰;;2012至2013年广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分析[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4年06期

8 吴泽刚;李艳;顾剑;;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的检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18期

9 孙秋凤;陈正荣;黄莉;朱灿红;王宇清;王美娟;季伟;邵雪君;严永东;;下呼吸道鼻病毒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特征比较[J];临床儿科杂志;2014年02期

10 杜芳;黄英;舒畅;尹丽娟;黄亚娜;;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混合感染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2609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09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f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