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泻停敷脐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观察及对小鼠肠推进和腹泻炎性介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13:48
【摘要】:目的:1、通过对利用自制中药剂型轮泻停药膏敷脐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轮状病毒的转阴率以及对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来说明轮泻停药膏敷脐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积极治疗作用;2、初步探讨轮泻停药膏敷脐对小鼠肠推进、以及对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后炎性介质的变化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方法:1、将门诊及住院的21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依据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常规治疗组60例,给予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口服补液盐(ORS)和抗病毒对症治疗;思密达组70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口服思密达治疗,对1岁者1.0g/次;1-2岁1.5g/次,3次/日,用0.05L温水(30-40℃)冲服,连续给药7d;轮泻停敷脐治疗组80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用轮泻停药膏敷脐治疗,每天1剂,每剂含有生药量6.0g,连续给药7d。检测每组患儿大便性状的恢复及止泻时间、治疗总有效率、3d及7d后粪便轮状病毒的转阴率、患儿血清TNF-α及IFN-γ水平的变化;2、将8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两部分,每部分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思密达组、轮泻停药膏组。第一部分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思密达组(0.06g/ml)按0.02ml/g,2次/d灌服,轮泻停药膏组贴敷轮泻停药膏,按lmg/g生药量标准给药,1次/d,连续给药3d后,除空白组,其他组小鼠腹腔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造成肠蠕动增快动物模型,观测小鼠小肠酚红的推进距离和推进率;第二部分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灌服50%番泻叶水煎剂,0.02ml/g,2次/d,7d后造成严重腹泻模型,思密达组给予1:50的思密达溶液按0.02ml/g、2次/d灌服,轮泻停药膏组用法用量同上,空白组与模型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服,连续用药7d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水平的变化。 结果:1、三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脱落,最终共有190例患儿完成相关研究。经治疗后,轮泻停组的总有效率为92%,思密达组为75%,常规治疗组为69.1%,三组总有效率两两相比较,轮泻停组与常规组、思密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组与思密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轮泻停组在治疗1周后,患儿轮状病毒的转阴率较常规组、思密达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泻停组患儿的病毒转阴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轮泻停组在治疗7d后患儿血清TNF-α的水平(11.41±9.35pg/ml)明显降低,与常规组、思密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FN-γ的水平(55.13±14.56pg/ml)较常规组、思密达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2、通过第一部分实验可见,四组小鼠分别给予干预后,轮泻停药膏组小鼠小肠的推进距离(23.1±1.3cm)及推进率(51.1±1.4%)较思密达组和模型组差异明显(P0.05),轮泻停药膏组能明显抑制新斯的明所致小鼠小肠的运动亢进;第二部分实验证实,轮泻停药膏组能有效降低番泻叶所致严重腹泻小鼠血清IL-1β(47.89±8.15 pg/ml)和TNF-α(24.79±6.45 pg/ml)的水平,与模型组及思密达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轮泻停敷脐能有效缓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腹泻症状,加速轮状病毒的转阴,缩短病程,降低了肠道粘膜的损伤程度,具有一定调节细胞免疫的功能,治疗作用比一般药物更有效,更快捷,使用更方便;2、轮泻停药膏能有效缓解小鼠小肠的病理性运动亢进,保护肠粘膜免受炎性介质的损害,具有潜在的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图文】:
2.1三组患少L的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和止泻时间比较经过治疗后,常规治疗组、思密达组和轮泻停组的大便性状恢复时间比较,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l.031,P<0.05)(图1),轮泻停组分别与常规组、思密达组两两进行大便性状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二11.89、9.28, P<0.05)(表2);治疗后三组间止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l.018,尸<0.05)(图1),轮泻停组分别和常规组、思密达两组的止泻时间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3.26、10.45,尸<0.05)(表2)。
各组治疗3天后,轮泻停组分别与常规治疗组、思密达组从显效率方面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扩二14.25,25.50,,尸<0.01)(表3),同时,思密达组与常规治疗组显效率比较,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XZ二2.18,P>0.05)(图2);而对总有效率来讲,轮泻停组分别与思密达组、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xZ=7.33,n.44,尸<0.05),而思密达组与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xZ二0.49,P>0.05)(表3)。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25.1
本文编号:2612033
【图文】:
2.1三组患少L的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和止泻时间比较经过治疗后,常规治疗组、思密达组和轮泻停组的大便性状恢复时间比较,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l.031,P<0.05)(图1),轮泻停组分别与常规组、思密达组两两进行大便性状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二11.89、9.28, P<0.05)(表2);治疗后三组间止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l.018,尸<0.05)(图1),轮泻停组分别和常规组、思密达两组的止泻时间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3.26、10.45,尸<0.05)(表2)。
各组治疗3天后,轮泻停组分别与常规治疗组、思密达组从显效率方面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扩二14.25,25.50,,尸<0.01)(表3),同时,思密达组与常规治疗组显效率比较,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XZ二2.18,P>0.05)(图2);而对总有效率来讲,轮泻停组分别与思密达组、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xZ=7.33,n.44,尸<0.05),而思密达组与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xZ二0.49,P>0.05)(表3)。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肇寅,齐锦,杨辉,王承训,叶青,马莉,唐景裕,何爱华,杜曾庆,谢健屏,卢亦愚,吴海燕,章菁,林思恩,谢华萍;我国1998~1999年流行的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分型研究[J];病毒学报;2001年01期
2 韦立功;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药物治疗现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年02期
3 夏群;陈兰举;;轮状病毒感染和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年01期
4 焦红军;党参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2005年04期
5 王中芳;徐建春;;两种检测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抗原的方法学比较[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年02期
6 熊炎斌,张瑞芳,黄星星;五味子浸出液防龋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疗效观察[J];口腔医学纵横;2000年04期
7 柳颐龄;金玉;刘欣琪;秦仲达;;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血清中IL-2、IL-15及TNF-α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年03期
8 张子理,陈蔚文;党参、黄芪、白术提取物配伍应用对小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9 张艳;魏海涛;陈元鼎;;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0年07期
10 李建军,刘作义;细胞因子与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年07期
本文编号:2612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120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