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肺动脉瓣狭窄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与外科手术治疗的Meta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03 01:17
【摘要】:目的:肺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目前其根治方法有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和外科手术。本研究通过对PBPV和外科手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的对照实验进行Meta分析,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评估PBPV与传统外科手术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法:检索PubMed、OVI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收集所有肺动脉瓣狭窄PBPV与外科手术治疗的对照试验病例。制定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筛选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Shekelle建议的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对患者基线水平如年龄、体重、术前肺动脉瓣跨瓣压差(PG)值、住院天数和费用等进行比较;对手术成功率、术后存活率、术后即刻PG值、肺动脉瓣返流发生率、三尖瓣返流发生率、术后最后一次随访PG值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Revman软件(5.0版)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表示,比较其百分率;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D)及其95%CI表示,比较其均数±标准差(xˉ±s)。 结果:共纳入文献5篇,其中中文文献3篇,外文文献2篇,共523例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均为单中心的非随机对照研究(IIa级)。PBPV组与外科手术组年龄、体重、术前PG值和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PV组住院时间较外科手术组短。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2% vs 100%,P=0.46);两组术后存活率均为100%;两组术后即刻P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96±14.92)mmHg vs (18.24±11.24)mmHg,P=0.08];PBPV组术后肺动脉瓣返流发生率低于外科手术组(35.4% vs 71.1%,P=0.007);PBPV组术后三尖瓣返流发生率低于外科手术组(9.24% vs 23.6%,P=0.01);随访两组P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94±14.08)mmHg vs (13.90±9.82)mmHg,P=0.1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 vs 28.3%,P=0.14)。 结论: PBPV和外科手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均安全可行,治疗效果类似,但各有其优缺点。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但治疗有选择性;通过严格掌握适应症、规范和熟练技术操作,成功率可进一步提高。而外科手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成功率高,适应范围广,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BPV有着外科手术无法超越的优势,对具有适应症的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可优先选择PBPV治疗。
【图文】:

肺动脉瓣狭窄,瓣膜,肺动脉,牵引线


图 1 正常心脏与肺动脉瓣狭窄 图 2 正常瓣膜与病变瓣膜Fig 1 Normal heart and PS Fig 2 Normal valve and abnormal valve图 3 在肺动脉前壁缝牵引线 图 4 钳夹肺动脉侧壁并切开Fig 3 Sew Traction line Fig 4 Incise pulmonary artery wall

瓣膜,肺动脉,肺动脉瓣狭窄,牵引线


图 1 正常心脏与肺动脉瓣狭窄 图 2 正常瓣膜与病变瓣膜Fig 1 Normal heart and PS Fig 2 Normal valve and abnormal valve图 3 在肺动脉前壁缝牵引线 图 4 钳夹肺动脉侧壁并切开Fig 3 Sew Traction line Fig 4 Incise pulmonary artery wall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HDAC Inhibitors in Anticancer Effects[J];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06年04期

2 陈国珍;田杰;朱静;吴晓云;吴刚;孙慧超;;小鼠心脏发育中组蛋白乙酰化酶GCN5和PCAF的时空表达特征[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9年03期

3 林娟玉;黄翔;韩爱东;;p300/CBP及其相关因子PCAF与转录调控[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9年10期

4 方骏,陈林,肖颖彬,王学锋,钟前进;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手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J];实用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5 岑坚正;单纯肺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6年03期

6 王晓洋,侯传举;连续波多普勒超声对肺动脉瓣狭窄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的评价[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年07期

7 朱杰敏,凌坚,张立仁,刘玉清,蒋世良,戴汝平,黄连军,,曾筝,郝保健,白华;113例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的进一步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1995年01期

8 周爱卿,蒋世良;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4年03期

9 胡海波,蒋世良,凌坚,黄连军,赵世华,徐仲英,郑宏,谢若兰,戴汝平;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与外科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的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年09期

10 阎德民,李德强,谷春久;单纯肺动脉瓣狭窄的外科治疗[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锋;几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的对比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12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12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e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