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在危重病中的临床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00:11
【摘要】:目的 研究危重病中内皮素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 方法 检测了20例危重病儿,18例非危重病儿及10例内毒素性休克大鼠与正常大鼠的血浆内皮素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 结果 危重病儿与内毒素性休克大鼠血浆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高于非危重病儿与正常大鼠;且危重儿中多器官衰竭组血浆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高于单器官衰竭与无器官衰竭组;疾病恶化组血浆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高于治愈及好转组。 结论 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参与危重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危重病发生MOF的警示性参数,,并可预测危重病的预后及转归。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立,许津;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概况[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6年01期

2 王立赞,朱凡河,崔运河,刘玉琴;肿瘤坏死因子在内毒素休克中的作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3 张海涛,吴清玉;内皮素的临床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9年03期

4 方国恩,华积德,沈炎明,闻兆章,申功恩,胡和平,高瀚;肿瘤坏死因子在动物多器官损害中的变化及意义[J];中华创伤杂志;1996年01期

5 韩玉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中华儿科杂志;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力,王彦泓,李伟;极替沙星遗传毒性及致突变作用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2年01期

2 孙华明,敖琳,杨录军,刘胜学,周紫垣,陈国华,周利军,曹佳;那格列奈的致突变作用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2年01期

3 刘晓秋,王荣先,田庆伟;放射增效剂Ⅱ号致突变性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3年01期

4 林飞;梁怿;吕廉;杨文婕;杨艳华;;富硒大蒜对实验动物上消化道的刺激作用及对胃液成分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08年04期

5 陈一村;蔡聪艺;冀宾;高分飞;张艳美;黄展勤;白雪婷;石刚刚;;东莨菪亭和橙皮素联用的镇痛效果定量分析[J];癌变·畸变·突变;2010年03期

6 吴勃岩,王华江,赵玉桢,段玉芹,孙玉珍;赤包根茎醇提取物致突变性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1998年03期

7 冯平安,叶寿山,韩传环,王萍,倪光玉;复方鱼腥草滴丸解热抗炎作用实验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王艳苹;陈燕;;四氮杂冠醚铜配合物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碳粒廓清水平的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高贵珍;陈群;李绪亮;;硫酸化茯苓多糖药理性质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廖圣宝,陈昂,张景湖,杨健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新用及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典花;孙付军;陈慧慧;张军;孙立立;;炮制对郁金药效影响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磊;陈维旗;黄开;陈兴;杨晖;李康;张志国;;吴茱萸不同炮制方法对抗炎镇痛作用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志华;;运脾止泻法对胃肠运动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赵力超;刘欣;陈永泉;;荸荠产粉废浆中功能组分功能效果的研究[A];第三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唐洪梅;丘振文;李得堂;匡忠生;闫雪;;肠激安方干预腹泻型IBS模型大鼠SP、CGRP的机理研究[A];广东省药学会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10年

6 葛平玉;蒋维晟;许灌成;;前列消汤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赵含宣;娄卫宏;;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45例CT诊断与临床分析[A];河南省第二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新乡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河南省胸部疾病影像诊断与治疗新进展研讨会暨新乡市影像诊断新进展与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黄凌;朱毅;陈国彪;李靖;;水黄皮根总黄酮抗腹泻作用的研究[A];海南省药学会2007年论文汇编[C];2007年

9 储美娜;朱毅;杨嘉;;海南地不容总碱的镇痛抗炎作用及毒性观察[A];海南省药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罗陆一;冯润芬;;地黄饮子对犬心肌缺血模型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全国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楚淘;基于JAK-STAT、SOCS信号通路探讨心痛舒预处理对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于华芸;热性、寒性中药对大鼠肝全基因表达谱影响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张皓;针刺镇痛机制中内源性SS与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付英杰;阿胶低肽及其制剂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胡荣;白芷中欧前胡素提取分离及主要药效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陈朝晖;复方紫归膏在大鼠创口皮肤愈合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张为民;太白蓼和朱砂七提取物抗病毒及抑菌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孙叙敏;复方阿胶浆协同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阎亮;桃红四物汤对THR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及DVT预防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彭绍忠;广藿香抗甲型流感病毒有效成分筛选及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亚超;新型微生态制剂的研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葛中东;狐阴道加德纳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梅君;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邵长江;芪归胶囊的临床前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刘利敏;藏药短管兔耳草总黄酮抗炎解热镇痛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李娜;优生宁Ⅲ号方治疗先兆流产的应用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徐绍娜;熟地黄多糖抗突变作用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阳丽华;苘麻茎叶生药学及其抗炎镇痛有效部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何彩红;中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干预治疗的系统评价[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郭爱华;盐酸法舒地尔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防治作用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俊;高兴玉;吕湛;罗勇;陈丽;刘利;罗开良;刘增长;;大鼠心肌梗死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与依那普利的心肌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35期

2 吴晓秋,杨炳芳,黄志宁;血液净化技术在内科急危重症非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荟萃;2002年23期

3 王巍,叶一秀,李洪敏,王安生,姚昊,孙立群,王仲元,刘金伟,李楠,郭晓青,陈红兵,林明贵,王金河,何珂;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内科杂志;2004年03期

4 王新,陈岳祥,许才绂,赵国宁,黄裕新,王庆莉;肿瘤坏死因子α与人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年02期

5 陈威,杨守京,刘彦仿,李元勋;肿瘤坏死因子-α原位检测在流行性出血热肾损伤中的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1999年06期

6 赖真,王沙燕,耿小茵,郭恕,段晓慧;破瘀通络汤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TNF_α含量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7 楮延魁,吴金生,马庆久,高德明,王新;肝硬变门脉高压形成中血浆TNF水平的变化[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年09期

8 周国英,武雪萍,衡先培,翁玲;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0年02期

9 焦兴元,黄洁夫,吕明德,梁力健;L型细菌感染对胆囊黏膜肿瘤坏死因子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10 毛华雄,周汉昭;儿童结核病周围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TNF-α与PPD皮试的关系[J];医学临床研究;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国龙;虞意华;严静;;老年危重病MODS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A];2005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曾德兰;;术中血液加温方法及安全运用[A];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11年

3 卢秀兰;肖政辉;胥志跃;陈鹏;祝益民;朱之尧;;危重病患儿早期肾功能损伤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4 顾新刚;岳茂兴;郑琦涵;李瑛;;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治疗危重病肝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0年

5 杨兴易;;危重病急救医学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A];2005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四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周栋;;危重病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张飙;郝振林;黄玉林;张秋敏;杨奕;田阳;;烧伤病人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可溶性受体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8 柴家科;申传安;;肿瘤坏死因子对骨骼肌细胞内泛素系统基因表达的调节及意义[A];全国烧伤创面处理、感染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杜军;林少宾;赵文静;冯树行;;在危重病或急诊抢救过程中执行口头医嘱的管理[A];2006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傅淑霞;邢玲玲;裴华颖;李绍梅;杨林;王彦;;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糖皮质激素所致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颖t牎∥庵揪

本文编号:2620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20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e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