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24小时食管PH监测在早产儿胃食管返流中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3 00:06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24小时胃食管PH动态监测在早产儿胃食管返流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儿科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中随机选取90例进行研究,所选病例均为胎龄28-37周之间,其中未出现临床症状的早产儿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为有胃食管返流症状(出现反复呼吸暂停及呕吐)的早产儿(60例)。采用便携式24小时pH记录仪动态监测其pH值,监测指标包括:(1)酸返流周期数;(2)最长返流时间;(3)pH4时间百分比;(4)返流持续时间5min的次数;(5)MinBiox-Ochoa评分,并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为非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及全距表示,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对研究组中出现返流的早产儿进行治疗,好转后再次行pH监测,所得数据用中位数及全距表示,并与治疗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性别及胎龄构成为非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检测结果以中位数P50(P25,P75)形式描述,三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研究组(早产儿呕吐及反复呼吸暂停组)与对照组(无临床症状组)中,所有参数均属于偏态分布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其中:a.返流周期数在研究组中的中位数及全距分别为203.1,33.3-386.5,对照组中为11,3-50,表明有临床症状的早产儿返流周期明显高于无临床症状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最长返流时间在研究组中的中位数及全距分别为28.7,11.5-331.6,在对照组中为4.2,2.6-6.9,表明有临床症状的患儿最长返流的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H4时间百分比在研究组中的中位数及全距分别为35.5,7.8-70.8,在对照组为0.7,0.7-4.1,表明有临床症状的早产儿食管下段酸返流时间较无症状的早产儿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返流持续时间5min,在研究组中的中位数及全距分别为13.1,3.1-135.8在对照组中为0.9,0-2.0,表明有症状的早产儿较无症状的早产儿返流持续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inBoix-Ochoa综合分在研究组中的中位数及全距分别为104.81,26.91-165.25,在对照组中为6.3,2.84-13.44,表明有临床症状的早产儿存在食管下段病理性返流,而无临床症状的早产儿食管下段未见明显返流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研究组中出现轻度返流的早产儿予以体位改变(床头抬高15-30度的仰卧位,餐后左侧卧位)治疗,1-2周后呕吐或反复呼吸暂停症状缓解;对于重度返流的早产儿予以持续体位改变以及药物(如静脉滴注小剂量红霉素、口服微生态制剂、黏膜保护剂以及促胃肠动力药)治疗,患儿的临床症状出现迅速改善,对缓解的早产儿再次进行连续24小时食管pH监测,得到返流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1.频繁呕吐、反复发作性呼吸暂停是早产儿胃食道反流的常见症状;2、连续24小时食管PH监测是诊断早产儿食管下段病理性返流的重要方法;3、根据早产儿连续24小时食管pH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抗返流治疗措施对防止早产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及早产儿猝死有重要临床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2.6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源利;艾斌;刘浪;;27例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X线诊断与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13期
2 肖s,
本文编号:2625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253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