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孤独症的神经振荡同步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22 18:17
【摘要】:孤独症也称自闭症,20世纪40年代由儿科医生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并确认。传统认为孤独症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对儿童正常的身心发育影响极大,绝大多数儿童其障碍延续到成年。迄今为止,对孤独症的起因还处于探索阶段,不过,最近的研究表明,孤独症不是精神病或者智障,而可能是大脑的某个部位先天受损导致的社会交往行为异常。 一直以来,临床医学上,没有特异性的指征能够为孤独症这一疾病作出诊断,人们只能透过对孤独症患者奇特行为特征的研究和观察,来对其做出判断。近年来,除了基因研究以外,对孤独症的电生理学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大量研究表明,针对孤独症的特殊症状,提出了在解剖学基础上的各种结构和功能的模型,其中基于“神经细胞基本功能柱”理论的神经元网络振荡同步异常的观点越来越多地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 本文以“神经细胞基本功能柱”理论为基础,通过视觉错觉实验手段,利用Kanizsa错觉图形研究正常人群和孤独症人群的诱发Gamma频率(30-70Hz)振荡同步;同时,利用怪球范式实验在孤独症受试组和正常对照组中诱发事件相关电位(ERPs),并对这两组事件相关电位进行分析对比;更进一步,实验中提出多重经颅磁刺激(rTMS)这一无损康复手段,通过孤独症受试者接受治疗前后实验对比来初步探讨多重经颅磁刺激的康复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特殊视觉刺激下,孤独症患者脑电信号中Gamma频率振荡同步的确存在异常;同时在怪球范式下的视觉实验也表明,孤独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主要成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也存在差异。这些发现部分验证了先前研究的一些假设,进一步肯定了“神经细胞基本功能柱”这一模型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初步论证多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可行性。
【图文】:

模式图,联接模式,自闭症,脑神经


6图1-1 正常个体(左)和自闭症个体(右)脑神经联接模式(上)及脑激活模式(下).Fig. 1-1 Potential effects of network connectivity patterns on brain activation.(Belmonte M K, Allen G, Beckel-Mitchener A, et al. Autism and abnormal development ofbrain connectivity.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4,134-165.)1.2.2.4 基于皮层模块化结构和细胞“基本功能柱”观点提出的模型 “基本功能柱”是一种具有输入、输出和中间神经元联接的神经元自组织系统。脑皮层的模块结构是建立在细胞基本功能柱上的[28]。孤独症可以看做是一种由于基本功能柱出现问题而产生的脑病。以大量的认知突变为特征的孤独症患者的行为表现同基本功能柱性脑病相一致。许多孤独症患者的头部尺寸超过平均值。研究显示,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同正常的对照组儿童相比较,在出生后的 2 岁至 4 岁之间脑发育出现变化[29]。初期的研究工作表明这些变化是伴随着脑回的增长和白质间隔的区分差异而出现的。同对照组相比较,孤独症患者前额区白质明显增大,这与在基本功能柱疾病中的发现一致。这些发现部分验证了脑增大是由皮层基本功能柱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这一假定。所有孤独症患者都只有基本功能柱数量增多这唯一症状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一些孤独症患者确实具有这一功能特征。这对于理解孤独症的病因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治疗方案来说很有意义。

侧抑制,基本功能,孤独症


进而提高空间对比度,而这种空间对比度的提高是增强对刺激的区分辨别能力所必需的。图1-2 基本功能柱的侧抑制Fig.1-2 lateral inhibition of a minicolumn1.4 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基于大脑联结性理论,对孤独症脑神经振荡同步展开初步分析。特别的,关注于脑电信号中 Gamma 频率范围振荡及其同步。通过脑电信号及事件相关电位等电生理学手段,,探讨并验证孤独症神经网络功能性联结异常这一假设。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49.94


本文编号:2636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36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c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