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例新生儿期纤维蛋白原降低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20:35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非手术住院新生儿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的发生状况,探讨新生儿期纤维蛋白原降低的相关影响因素、出血发生风险及临床常规治疗的有效性及必要性。方法:对本院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期间,检验科测得至少1次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低于1.0g/L)、且无手术史及外院超过24小时住院史的863例住院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新生儿纤维蛋白原降低程度与性别、胎龄、日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胎数、母孕期疾病状态、窒息及宫内窘迫史、静脉营养、换血、临床合并症(包括感染、酸中毒、肝功能损害、低白蛋白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等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其与出血发生风险、严重程度间的相关性。结果:1.863例新生儿中,男性患儿492例,女性患儿371例,男女构成比约为4:3。2.各胎龄、日龄、出生体重均有分布,其中胎龄最小27+1周,最大43+3周,早产儿比例高(54%)。出生体重最低770g,最高5050g,平均体重2556.3±738.4g,正常体重儿(2500-3999g)所占比例大(53.1%)。日龄0-2天最多共548例(63.5%)。与胎龄相关出生体重中,AGA比例最高647例(74.0%)3.863例新生儿合并疾病中,以感染最常见,共752例(87.1%),其中以肺炎最常见,非感染性疾病依次是高胆红素血症、低白蛋白血症、呼吸衰竭者、新生儿窒息、酸中毒、NRDS、新生儿溶血病、肝功能损害,未合并以上疾病者仅3.4%。本研究中住院期间特殊治疗包括静脉营养、换血和呼吸机辅助呼吸。4.本研究中纤维蛋白原降低程度最严重者低至0.18g/L,最轻微者为0.99g/L。轻度降低者所占比例最大537例(62.2%),重度降低者相对少见(8.8%)。5.在单因素分析中,母孕期疾病状态、分娩方式、胎数、新生儿宫内窘迫史、合并肺炎、NEC、肝功能损害、溶血病、高胆红素血症、行换血、呼吸机使用均不会影响纤维蛋白原降低程度(P0.05)。而体重、胎龄与降低程度成负相关,体重、胎龄越小,越易出现重度降低;相反,日龄与降低程度成正相关,日龄越大,重度降低可能性越大。新生儿有窒息史、静脉营养史、合并败血症、其他感染、呼吸衰竭、NRDS、低白蛋白血症均可增加纤维蛋白原重度降低发生的可能性(P0.05)。6.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最终提示出生体重小于1500g、日龄大于2天、SGA、合并呼吸衰竭和有静脉营养使用是纤维蛋白原降低程度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7.863例新生儿中,发生出血共247例(28.6%),出血好发部位依次是消化道、颅内、肺、头颅、其他。其中202例有确定或可疑出血诱因(如产道挤压、洗胃、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16例患儿有严重出血,发生于消化道和肺部,其中4例肺部严重出血者预后不良。8.863例新生儿中,合并其他止凝血相关指标异常者726例(84.1%),其中670例(77.6%)存在APTT延长,提示新生儿疾病状态对内源性凝血系统影响显著。9.单纯纤维蛋白原降低及合并不同止凝血指标异常在出血的发生率、累及出血部位数、严重程度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单纯纤维蛋白原不同程度降低时的出血发生率、累及出血部位数及出血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10.863例新生儿中,无论纤维蛋白原降低程度轻重、有无出血均有部分纤维蛋白原替代治疗,共给予治疗68例(7.9%),以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较常见;另有59例(77.6%)纤维蛋白原重度降低患儿、217例(87.9%)出血患儿并未给予替代治疗。11.69例(8.0%)患儿随访了纤维蛋白原水平,其中18例(26.1%)有纤维蛋白原替代治疗史,25例(36.2%)有出血发生,无严重出血者。对比前后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无论是否出血、有无治疗,随访后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随访前(P0.05)。且有无治疗之间对比,纤维蛋白原增值无显著差异(P0.05)。12.纤维蛋白原降低程度与住院结局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住院非手术新生儿2天内纤维蛋白原降低的发生率较高。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小于1500g、合并呼吸衰竭、静脉营养使用均可加重新生儿纤维蛋白原降低。单一的纤维蛋白原降低程度或纤维蛋白原降低联合其他止凝血指标异常均不能预测出血风险、出血严重程度。临床对于新生儿期纤维蛋白原降低的处理尚无一致性认可方案。鉴于本研究的局限性,尚不能评估替代治疗在提高新生儿纤维蛋白原水平上是否存在优势。无论纤维蛋白原降低程度轻重,均有发生自发性严重出血可能,临床需密切关注出血倾向,制定个体化预防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2.1
本文编号:2640662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敏方;;不同日龄新生儿凝血功能的临床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5年06期
2 王文华;徐丁;韩亚梅;杨子久;;新生儿败血症合并早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年04期
3 李思平;;窒息对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影响[J];新医学;2013年08期
4 齐铁雄;任海涛;姜鸿波;;继发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7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年12期
5 李志光;冯战桂;罗亮;杨建生;;新生儿窒息的凝血功能及抗凝血酶Ⅲ VWF D-二聚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08期
6 张国荣;李霞;范秀芳;;新生儿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欧容;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研究—附625例病例报道[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40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406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