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食物过敏患儿临床特征及血清IL-10,IL-2R及IL-8水平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22:22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免疫途径介导的食物过敏(food allergy,FA)患儿临床特点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方法选取129例FA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IgE抗体水平将患儿分为非IgE组(78例)及IgE组(51例),选取同时期67例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患儿临床特点(包括临床症状、性别、发病年龄、喂养方式、病程时间及一级亲属阳性过敏史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血清IgE抗体、食物特异性IgE抗体及大便常规和隐血等)以及血清IL-10,IL-2 R及IL-8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非IgE组与IgE组相比较,两组患儿在发病年龄,性别,喂养史及一级亲属阳性过敏史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IgE组中,病程时间小于2周患儿病例数显著多于非IgE组(P0.05),而非IgE组中,病程时间在2周-2月患儿病例数显著多于IgE组(P0.001)。2.非IgE组常见食物过敏原依次是牛奶、鸡蛋、鱼虾类食品及豆类食物制品;而IgE组常见食物过敏原依次是鸡蛋、牛奶、坚果类食品及鱼虾类食品。3.非IgE组以单纯大便带血及腹胀/哭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例数显著多于IgE组(P0.05),而IgE组伴有湿疹样皮肤改变或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儿病例数显著多于非IgE组(P0.05)。4.FA患儿(包括非IgE组与IgE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非IgE组与IgE组相比较,两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5.FA患儿(包括非IgE组与IgE组)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而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非IgE组与IgE组两组相比较,非IgE组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IgE组(P0.001),而非IgE组血清IL-2R水平显著高于IgE组(P0.001)。此外,非IgE组患儿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IgE组及对照组(P0.001),而IgE组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两组患儿血清IL-8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6.不同干预方案均可使FA患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且不同干预方案对临床症状平均缓解天数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临床表现不仅没有特异性,而且多种多样。目前临床上FA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及食物激发试验,但是检测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IgE抗体及IL-10、IL-2R水平可能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食物过敏。饮食回避是目前治疗FA相关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方法,且选择不同的干预方案对于FA临床症状的缓解并无显著差异。
【图文】:

示意图,指示带,抗体,患儿


12图 1 血清特异性 IgE 抗体指示带示意图Fig 1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serum specific IgE antibody indicator band2.6 治疗干预方法根据患儿发病年龄、起病情况、患儿生长发育状况、患儿母亲意愿及患儿家庭经济条件等多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干预方式。在非 IgE 组中,纯母乳喂养(35 例)患儿中有 21/35 例选择继续母乳喂养,,同时母亲严格忌口(如牛奶、鸡蛋、鱼虾类、豆类、小麦类),14/35 例选择暂停母乳喂养并更换 AAF;29 例人工喂养患儿均予更换 AAF,其中 3 例人工喂养患儿已添加辅食,且 1/3 例发病前有进食豆类制品,予更换 AAF 同时予患儿严格回避

急性胃粘膜病变,血清,水平检测


23图 4 急性胃粘膜病变Fig 4 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清细胞因子水平检测表 6 可知,非 IgE 组与 IgE 组患儿血清 IL-10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1),且非 IgE 组血清 IL-10 水平显著低于 IgE 组(P<0.001)。非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食物过敏增多 如何化解“舌尖上的危险”?[J];中国食品学报;2019年08期

2 李易;;幼儿园幼儿食物过敏情况的调查与研究[J];华夏教师;2018年31期

3 ;“食物过敏与食品致敏原”专题征稿函[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年24期

4 王凤英;;食物过敏的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免疫学;2019年03期

5 ;补充特定肠道细菌能治疗食物过敏[J];中国食品学报;2019年07期

6 ;一半成人食物过敏者的反应开始于成年期[J];中国食品学报;2017年10期

7 马冠生;;食物过敏,不只是痒痒这么简单[J];生命与灾害;2017年12期

8 王雪辉;;142例婴幼儿食物过敏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年04期

9 郝子悦;;犬食物过敏的诊治[J];中国工作犬业;2018年03期

10 ;孩子的食物过敏能够预防吗?[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解洪丽;邵明军;刘传合;孙中厚;沙莉;陈育智;李敬光;吴永宁;;全国31城市儿童食物过敏患病情况调查[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首届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第十届深圳呼吸论坛论文汇编[C];2016年

2 卢华君;;温州市区婴幼儿食物过敏的临床特征研究[A];2015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5年

3 朱云霞;;婴幼儿食物过敏诊治建议[A];2015浙江省医学会母婴健康素养课件[C];2015年

4 孙晋波;李在玲;;IL-10基因多态性与婴儿食物过敏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5 黄敏;王小平;丘蓉;巫剑峰;李靖;;韶关农村地区儿童食物过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6 陶爱林;;食物过敏及食物过敏原性评价[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7 孙晋波;李在玲;;低出生体重儿婴幼儿期食物过敏危险因素研究[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陈静;黎海芪;廖艳;赵泓;陈洁;;我国3城市0-1岁儿童食物过敏流行病学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9 邵明军;刘传合;沙莉;李志英;李硕;罗燕青;陈育智;;北京城区0~14岁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赵泓;李中跃;饶艳霞;徐小芹;孙晓莺;陈洁;;杭州市区0~3岁儿童食物过敏现状调查[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宗华;肠道微生物缺失 婴儿易食物过敏[N];中国科学报;2019年

2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 文利平;你的食物过敏诊断可能搞错了[N];健康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王潇雨;防食物过敏 从揪出“罪魁祸首”开始[N];健康报;2019年

4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周薇;经常腹泻便秘 亦可能是食物过敏[N];健康报;2012年

5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 尹佳;当心食物过敏致命[N];光明日报;2013年

6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科 黄勋;宝宝食物过敏咋办[N];大众卫生报;2001年

7 王秀春;食物过敏——儿童厌食又一因[N];民族医药报;2005年

8 欧阳乐;关注食物过敏 保护公众健康[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9 健康时报记者 魏雅宁;怀孕前半年查查食物过敏[N];健康时报;2010年

10 韦龙;哪些因素易致儿童食物过敏[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庆龄;钙卫蛋白在食物过敏中的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2 周丽卿;1.活化肥大细胞在食物过敏引起的脑免疫状态和行为学改变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2.探寻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活化Bax为靶点的神经保护性多肽药物[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3 邓珊;中国人群蒿花粉相关食物过敏精准诊断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4 胡燕;儿童食物过敏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5 黄琼;五指山小型猪在体消化模型和食物致敏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6 袁海鹏;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免疫激活及神经递质变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赵祥杰;家蚕蛹糖苷水解酶18家族几丁质酶的致敏形成机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刘志强;半抗原诱导食物过敏发生机制及肥大细胞对Th2型过敏反应的调控作用[D];郑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瑶;食物过敏患儿临床特征及血清IL-10,IL-2R及IL-8水平变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2 张国强;皮肤斑贴试验在儿童食物过敏中的诊断价值[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3 罗燕;婴儿双歧杆菌超氧化物歧化酶抑制卵白蛋白诱导过敏反应的探索[D];南昌大学;2016年

4 谢梦华;干酪乳杆菌调控对虾原肌球蛋白口服致敏反应的效果及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8年

5 徐莎莎;耳突麒麟菜寡糖的抗食物过敏研究[D];集美大学;2017年

6 陈旭琳;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非甲基化CpG-ODN对食物过敏幼鼠模型外周血中CD4~+CD25~+Treg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7 邱芬;三种过敏原检测方法在婴幼儿AD食物过敏的应用价值[D];南华大学;2016年

8 孙露;非IgE介导消化道食物过敏的临床特点[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9 闫俊梅;食物过敏的诊断方法探讨及治疗效果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10 高越;乌鲁木齐市一级幼儿园3~7岁儿童过敏性鼻炎患病现况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59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59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4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