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与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男性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21 07:06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和后矢状入路三期肛门直肠成形术,在治疗合并泌尿道瘘的男性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深圳市儿童医院从2012年1月年至2015年12月年收治的51例合并泌尿系统瘘的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的病例,全部为男性,均采用经典的三期手术方案治疗。其中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21例(以下简称LAARP组),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治疗30例(以下简称PSARP组)。合并直肠膀胱瘘13例(LAARP组6例,PSARP组7例),合并直肠尿道前列腺部瘘25例(LAARP组10例,PSARP组15例),合并直肠尿道球部瘘13例(LAARP组5例,PSARP组8例)。二期行肛门成形术的平均年龄:LAARP组6.48±0.98月、PSARP组4.23±1.61月。平均随访时间:LAARP组3.75±0.70年、PSARP组3.87±0.83年。对比分析两组病例在二期肛门成形术期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以及肛门直肠功能评价。结果:两组病例资料的随访时间、疾病种类分布、骶骨比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LAARP组和PSARP组在二期手术的平均年龄(6.48±0.98月vs 4.23±1.61月)、术中出血量(14.77±6.02ml vs 20.33±5.56ml)、术后住院时间(10.24±2.21天vs 14.13±2.43天)、术后直肠粘膜脱垂发生率(33.3%vs 6.67%)、术后便秘发生率、合并直肠膀胱瘘的手术时间(2.37±0.35hvs2.76±0.26h)和合并尿道前列腺部瘘的手术时间(2.10±0.26hvs2.53±0.31h)、合并尿道球部瘘的手术时间(3.30±0.46hvs2.34±0.39h)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5),在整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肛门直肠功能评价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腹腔镜辅助治疗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肛门直肠整体功能评价结果和后矢状入路手术组无明显差异。后矢状入路手术在减少术后直肠粘膜脱垂发生率、合并尿道球部瘘的手术时间方面有具有优势,腹腔镜辅助下直肠肛门成形术在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便秘发生率、合并直肠膀胱瘘和尿道前列腺部瘘的治疗方面具有优势,可将疾病分类作为一个选择治疗方案的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6.5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寿奖;秦琪;吕成杰;熊启星;高志刚;赵晓霞;钭金法;;腹腔镜下肛门成形术治疗直肠肛门畸形的并发症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7年01期
2 王伟;刘钢;余梦楠;覃胜灵;邢国栋;张t,
本文编号:26738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738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