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例川崎病治疗随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10:38
【摘要】: 目的为川崎病(KD)治疗、随访及判断预后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对2002年6月~2003年12月123例住院KD患儿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研究,重点监测超声心动图(UCG)异常及其恢复情况,⑴分析静脉丙种球蛋白(IVGG)1 g/(kg·d)治疗1~2 d联合口服阿司匹林(ASA)方案的疗效;⑵随访心血管并发症的恢复情况。 结果⑴IVGG在5 d内应用及血清白蛋白的量为首剂IVGG非敏感的独立相关因素。首剂IVGG非敏感的12例KD患儿对第2剂IVGG均敏感。⑵冠状动脉轻度扩张43例,22例(51.2%)在半年内恢复,35例(81.4%)在1年内恢复,42例(97.7%)在2年内恢复。初发10 d内接受IVGG 1 g/(kg·d)治疗1~2 d的病例冠状动脉瘤发生率(3.5%)较低。10例冠状动脉瘤,5例(50%)2年后仍未恢复,其中包括2例巨大冠状动脉瘤(内径8 mm)。无心肌梗死及死亡病例。⑶再发病例6例,其中1例有新的冠状动脉损害形成,3例原有冠状动脉损害加重。3例在初发病2月内再发者,其中1例未用IVGG及ASA治疗,2例热退后ASA快速减量。采用ASA快速减量与缓慢减量治疗相比在2月内其再发率较高。⑷3例患儿的冠脉损害于2~6月间加重,加重前均有上呼吸道感染史。⑸恢复期后口服小剂量ASA未见明显副作用。⑹118例ESR10 mm/h,均在12~90 d内恢复正常(≤10 mm/h),其中71例/123例(57.7%)在病程20~40 d内恢复。 结论⑴KD确诊病例尽早给予单剂IVGG 1 g/kg治疗,非敏感病例给予第2剂IVGG 1 g/kg,利于降低冠脉瘤发生率。⑵轻度冠脉扩张大都(81.4%)在1年内恢复,50%的冠脉瘤在2年内恢复。⑶ASA缓慢减量可能有利于降低KD 2月内的再发率。⑷KD恢复期后呼吸道感染可能是冠脉损害加重的诱因。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725.4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72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太光,刘春艳,胡晓;不同用法静脉免疫球蛋白对川崎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J];小儿急救医学;2003年02期
2 顾承萍,傅雅珠;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分析[J];小儿急救医学;2003年03期
3 李晓梅,李亚蕊;川崎病的治疗进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许逢明,肖红,黄宇戈,温裼祥;川崎病血管内皮功能与血小板激活的相关性及复方丹参滴丸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5 李万镇;加强对川崎病诊治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年02期
6 刘颖,冀石梅;川崎病的甲基氢化泼尼松治疗[J];中华儿科杂志;2002年12期
7 夏焙,邱宝明,李成荣,林洲,范舒e,
本文编号:2675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758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