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与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03:18
【摘要】:研究背景新生儿呼吸衰竭是围产期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无创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应用逐渐增多,效果良好。目前主要包括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asal 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ventilation,nHFOV),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umidified heat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HFNC),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及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等。nHFOV通过鼻塞或鼻导管给予的气流产生持续正压,用超过生理通气的高频率振荡叠加在该压力之上,继而实现有效的气体交换。理论上讲,nHFOV把HFOV(无需同步;高二氧化碳排出量,较少体积/气压伤)和nCPAP(非侵入性界面,增加功能残气量以提高氧合作用)的优点结合在了一起,具有无创、保持持续肺膨胀、潮气量小等优点,可显著改善肺的氧合及有效清除二氧化碳[1],并增加了撤机成功率,被认为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无创通气模式。NIPPV在持续低水平正压通气的基础上给予每分钟设定次数的高压通气。与nCPAP相比,NIPPV能增加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恢复萎陷的肺泡,增加功能残气量,降低患儿的呼吸肌做功,防止呼吸肌疲劳[2]。HHHFNC与其他无创通气如nCPAP和NIPPV相比,在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中,其拔管后再插管率及有效性是相同的,但相关并发症如鼻损伤的发生率却少的多[3]。HHHFNC与NIPPV在预防插管方面具有相同的效果,在气漏,鼻损伤、BPD、IVH、PDA、NEC和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4]。nCPAP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经典的无创通气支持模式,主要作用于降低气道阻力、增加功能残气量、减少阻塞性呼吸暂停、提高肺容量和氧合等。然而,nCPAP有鼻损伤、频繁的鼻塞移位导致漏气及增加护理时间等缺点[5]。BiPAP是一种基于压力的气流生成装置,是通过改变吸气和呼气气道正压(IPAP和EPAP)来提供压力支持,按照预设定时间(T(high),T(low)),进行相应的压力水平(P(high),P(low))调节。使患儿可以在两个压力水平下自主呼吸,但BiPAP在新生儿的应用较少,主要用于成人慢性肺疾病的治疗。近年来,无创机械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得到广泛关注,本实验在患有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儿早期治疗方式中分别使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与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进行比较,验证其是否更有效。目的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与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67例符合呼吸衰竭新生儿。标准参考《实用新生儿学》,分为nHFOV组或NIPPV组,nHFOV组共31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胎龄(32.2±1.6)周,体重(2069.9±332.8)g。NIPPV组共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胎龄(32.]±1.9)周,体重(2014.7±415.2)g。主要观察指标:生后0小时、使用呼吸机后0.5小时、1小时、3小时及12小时的动脉血气分析如PH、Pa02、PaCO2、氧合指数(OI)等比较,次要观察指标:BPD、ROP、气胸发生率、NEC发生率、IVH发生率(二级以上)、痰培养阳性率,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1.两组患儿在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年龄、Apgar评分及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nHFOV组与NIPPV组比较,两组患儿在上机治疗后0.5小时血气分析结果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小时、3小时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示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nHFOV组与NIPPV组相比,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NI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气胸、BPD、IVH、NEC、ROP等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无创高频机械通气及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均能显著改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肺氧合能力。2.无创高频机械通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更有助于改善通气功能,更有效的清除二氧化碳,纠正酸中毒。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出版[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3年06期



本文编号:2682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82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f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