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强的松与促皮质素药物致婴幼期脑损伤的实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1 22:17
【摘要】: 第一部分治疗剂量范围内强的松与ACTH大鼠用药模型建立 目的:建立在临床治疗剂量范围内强的松与ACTH的婴幼大鼠实验模型。 方法:将强的松或ACTH对HPA轴的影响程度作为剂量探索的原则。①强的松剂量的确认:采集10例临床使用5天以上治疗剂量强的松患儿清晨血清标本,获得用药后平均皮质醇血浓度。再以体表面积公式换算,将24只7日龄雄性SD婴幼鼠分为:2mg/kg/d、3mg/kg/d和4mg/kg/d给药组,以及正常对照组(n=6)共4组。每日清晨8点一次性灌胃给药,连续7日,第8日清晨8点麻醉后取血,测血清皮质酮浓度。②ACTH剂量的确认:60只14日龄雄性婴幼鼠,根据给药剂量和时间分为9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n=6)。实验组麻醉后在三个时间点(2 pm,3 pm,3: 30pm),以大小相差40倍的3个剂量(3.8U/m~2,38 U /m~2,150 U /m~2)分别腹腔注射ACTH一次;对照组仅麻醉不给予其他干预。4pm取血测皮质酮浓度。 结果:①强的松剂量的确认:10名患儿血清平均皮质醇浓度为87.18±39.71 nmol/L,其均值为正常儿童均值(552nmol/L)的15.79%。②当强的松剂量为4mg/kg/d时,大鼠皮质酮浓度降低至对照组的15.17%,与临床患儿皮质醇抑制程度相一致。③在腹腔注射大小相差40倍的不同剂量ACTH后30分钟时,婴幼鼠皮质酮水平均升高达到同一峰值,60分钟时开始下降,120分钟时各剂量组皮质酮水平均回落至基础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结论:①4mg/kg/d连续7日给药后,婴幼鼠血清皮质酮浓度被抑制为正常的15%左右,与临床测试相一致,因而被确认为本研究强的松实验剂量。②与人类研究相一致,注射ACTH30分钟后,大鼠体内皮质酮增高程度不随ACTH剂量变化而显示差异。因而将临床婴儿痉挛治疗剂量按照体表面积直接换算,构建与临床治疗剂量匹配的ACTH实验大鼠模型。 第二部分强的松与ACTH致婴幼期脑损伤的组织学研究 目的:以健康大鼠为对照,观察不同疗程和剂量的强的松与ACTH对生后早期婴幼鼠脑发育的组织病理学影响。 方法: 7日龄婴幼期和2月龄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各192只,分别给予:(1)强的松组:两年龄组各96只,分为治疗剂量组(4mg/kg/d)、小剂量组(2mg/kg/d)和对照组(赋形剂0.5%CMC),清晨一次灌胃给药;(2)ACTH组:同样分为治疗剂量组(150U/m~2/d)、小剂量组(38U/ m~2/d)和对照组(生理盐水),每日剂量分两次腹腔注射给药。 每一剂量组(n=32)又分为长疗程组(3周)(n=16)和短疗程组(10天)(n=16)。分别在完成预定疗程后次日清晨(n=8)和停药4周后(n=8)留取标本,记录体重、脑重,测血清皮质酮浓度,对额叶皮层及海马切片行HE及尼氏染色,透射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 结果:①婴幼鼠短程治疗剂量强的松组血清皮质酮抑制程度为对照组的10.75%,短程治疗剂量ACTH组血清皮质酮升高程度为对照组的1.83倍,与第一部分的剂量预测基本一致,表明模型建立成功。②短程强的松或ACTH均导致婴幼鼠及成年鼠体重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降低幅度在7.9~17.5%间,剂量愈大降低愈明显。停药4周后,两年龄组的体重有不同程度恢复,但仍低于对照。长程给药对体重的抑制更为明显,对婴幼鼠体重的抑制程度达20.6~37.7%。停药4周后,两年龄鼠体重均值仍较对照低9.8~23.5%。③婴幼鼠用药后发生明显脑重下降。短程用药后两药致婴幼鼠脑重降低的幅度在5.3~10.7%间,降低幅度与剂量相关。停药4周后强的松组已基本恢复正常,唯ACTH组脑重仍较对照组减低近20%。长程用药后婴幼鼠强的松组抑制幅度与短程相似,ACTH组抑制幅度高达11.7~15.9%。长程给药对成年鼠脑重也有轻度影响,抑制幅度2.2%~4.8%间。停药4周后,成年鼠脑重与对照不再有差距,但婴幼鼠两药治疗剂量组脑重仍较对照分别减低4.1%和13.2%(P0.01)。④HE染色发现,两药短程治疗剂量与长程两剂量的婴幼鼠,以及长程治疗剂量成年鼠均可见明显的神经细胞变性及坏死,停药4周后均未再见明显组织学病变。⑤尼氏染色发现,婴幼鼠在两药物的短程和长程治疗剂量,以及长程小剂量给药时,均可见额叶皮层及海马神经细胞尼氏体减少、溶解消失现象,额叶皮层神经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分别达25.9%~32.1%(强的松)和24.4%~29.1%(ACTH)间。停药4周后,神经细胞病变不再明显,但无论短程或长程用药,治疗剂量ACTH婴幼鼠神经细胞计数仍低于同龄对照15.8%~20.3%。无论短程或长程用药,两药均未引起成年鼠额叶皮层神经细胞形态及数量的明显异常,但在长程治疗剂量时可见海马神经细胞有尼氏体减少、溶解消失现象,停药4周后,病变不再明显。⑥透射电镜发现病变海马神经细胞染色质边集,浓缩成块状,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并见髓鞘溶解变性及分层现象。停药4周后超微结构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①强的松与ACTH均会引起婴幼鼠和成年鼠体重明显降低。②强的松与ACTH对婴幼鼠和成年鼠脑组织均有损伤作用,但婴幼鼠更敏感。停药4周后,额叶皮层神经细胞数量仍然减少,表明激素,尤其ACTH对婴幼鼠脑组织可能造成持久性损伤。③强的松与ACTH对细胞数量的减少与脑重的降低并不平行,提示脑重的降低不仅由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还可能涉及其他机制的作用。 第三部分强的松与ACTH致婴幼期脑损伤机理的初步探讨 目的:初步探讨强的松与ACTH导致脑损伤的机理。 方法:实验动物及分组同第二部分。ELISA检测血清NSE,免疫组化检测额叶和海马皮层Bcl-2、Bax蛋白表达,TUNEL检测凋亡神经细胞。 结果:①强的松或ACTH在治疗剂量下短程或长程给予均可致婴幼鼠血清NSE显著增高,短程组分别增高50.62%与57.34%(P㩳0.05或P㩳0.01),长程组分别增高103.23%与100.04%(P㩳0.01);成年鼠仅在两药治疗剂量下长程给药时方显著增高,分别为66.81%和60.40%(P㩳0.05)。停药4周后,各组NSE较对照组已无显著差异。②短程或长程给予两药的婴幼或成年各组额叶及海马皮层Bcl-2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③短程给药时Bax蛋白表达仅在两药治疗剂量婴幼组有显著增高(P㩳0.01),Bax/Bcl-2比值亦升高为对照组的1.91~2.29倍,而成年鼠则无显著增高。两药长程治疗剂量和小剂量均致婴幼组Bax蛋白在额叶和海马皮层表达显著增高,Bax/Bcl-2比值达对照组的1.92~2.70倍,而成年鼠仅治疗剂量下在海马皮层有增高。停药4周后各组Bax以及Bax/Bcl-2比值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④两药短程治疗剂量、长程两剂量婴幼组的额叶及海马皮层,长程治疗剂量成年组的海马皮层,均较对照组TUNEL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多,停药4周后均消失。 结论:①除过度凋亡外,以海马为主的神经细胞坏死也是强的松与ACTH导致婴幼脑损伤的主要机制。②Bax蛋白表达和Bax/Bcl-2比值的明显增高可能是本研究中激素脑损伤中凋亡的重要启动因素。③ACTH和糖皮质激素最易引起婴幼期大脑损伤,疗程越长越严重。长程用药还可引起成年鼠脑损伤。④停药4周后脑内凋亡及坏死过程均消失。
【图文】:

幼鼠,神经细胞,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图 2-1 长程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对照组婴幼鼠额叶皮层神经细胞(×400,HE 染色)Figure2-1 the normal cells in the frontal cortex ofbaby rat treated with saline by intraperitonealinjection for long term (×400,HE staining)图 2-2 长程灌胃对照组婴幼鼠额叶皮层神经细胞(×400,尼氏染色)Figure2-2 the normal cells in the frontal cortex ofbaby rat orally administrated with CMC for longterm(×400,nissl staining)图 2-3 长程小剂量 ACTH 给药婴幼鼠额叶皮层神经细胞变性(×400,HE 染色)Figure2-3 neurodegeneration in the frontal cortex ofbaby rat treated with low-dose ACTH for long term(×400, HE staining)图 2-4 长程小剂量强的松给药婴幼鼠额叶皮层神经细胞变性(×400,尼氏染色)Figure2-4 neurodegeneration in the frontal cortex ofbaby rat treated with low-dose prednisone for longterm(×400,nissl staining)

幼鼠,尼氏染色,神经细胞,灌胃


图 2-1 长程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对照组婴幼鼠额叶皮层神经细胞(×400,HE 染色)Figure2-1 the normal cells in the frontal cortex ofbaby rat treated with saline by intraperitonealinjection for long term (×400,,HE staining)图 2-2 长程灌胃对照组婴幼鼠额叶皮层神经细胞(×400,尼氏染色)Figure2-2 the normal cells in the frontal cortex ofbaby rat orally administrated with CMC for longterm(×400,nissl staining)图 2-3 长程小剂量 ACTH 给药婴幼鼠额叶皮层神经细胞变性(×400,HE 染色)Figure2-3 neurodegeneration in the frontal cortex ofbaby rat treated with low-dose ACTH for long term(×400, HE staining)图 2-4 长程小剂量强的松给药婴幼鼠额叶皮层神经细胞变性(×400,尼氏染色)Figure2-4 neurodegeneration in the frontal cortex ofbaby rat treated with low-dose prednisone for longterm(×400,nissl staining)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725.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晓明,李艳芸;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下丘脑阿片促黑素皮质素原mRNA表达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鲍方印,王峻;黑斑蛙繁殖期血液中性激素的变化与性腺发育关系[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张晓静;张频;;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06年04期

4 张志强,单玉喜,吴孝兵;爬行动物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概况[J];动物学杂志;2000年03期

5 王群,刘洁,李明庄,胡湘明,王红艳,刘光国,刘智,张大国;兔不完全截瘫各组织中强啡肽A动态变化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3年04期

6 刘明,张国庆,马先英;模拟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液载氧能力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7 李文京,朱逞,颜纯;达那唑对中枢性性早熟治疗的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05年09期

8 夏天;补肾方药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作用的研究概述[J];北京中医;2004年06期

9 王淑玲,宗全和;中西医结合探讨“肺肾相关”[J];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04期

10 王建鑫,王安;急性冷应激对金定鸭开产前内分泌活动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蒋瑞荃;肖学长;沈祥峰;;络病证治体系之见解[A];首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唐纯志;;针刺对慢性复合应激因素致慢性疲劳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延清;白细胞介素-2与雌激素及其受体交互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杨保林;哮喘宁对心理应激哮喘大鼠肺内神经肽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3 马淑然;中医学肾脏调控理论探讨及“肾应冬”调控机制的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沈晓明;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2年

5 王淑玲;补肾化痰中药对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6 赵晓云;八肽胆囊收缩素改善内毒素休克心血管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7 陈静;重庆市人群肥胖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调查及肥胖大鼠下丘脑瘦素受体的表达及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8 赵征宇;电针对转基因鼠类风湿性关节炎HLA-DR_4基因调控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李燕;补益阳明津气延缓初老雌性大鼠卵巢机能衰老的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10 王炳顺;剖宫产术对母婴健康影响的前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荔群;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TXA_2-PGI_2平衡系统、肿瘤坏死因子-α关系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0年

2 唐勇;电针介导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3 胡荣;川芎挥发油解热作用及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4 王金志;褪黑素对大鼠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1年

5 韦耿泽;IL-2mRNA在大鼠垂体前叶的表达及雌激素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6 何江才;胎儿唾液腺组织形态学及神经肽的发育[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7 许东元;脑室注射血管升压素受体Ⅰ阻断剂OPC-21268对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1年

8 胡格吉勒图;电针对大鼠脊髓和内分泌腺内γ-干扰素样免疫阳性物质分布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9 徐金先;二花脸猪生长激素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大白猪的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10 王宏元;山溪鲵精巢的显微与超微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690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90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0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