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管相关蛋白-2在先天性巨结肠症肠壁的表达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0-06-04 21:33
【摘要】: 目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实验组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 HD)患儿扩张段(有神经节细胞段)和痉挛段(无神经节细胞段)肠壁神经丛中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2,MAP-2)的表达结果,同时设立对照组。并对比观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e specific enolase, NSE)、S-100蛋白(Soluble protein 100, S-100)两种神经标志物在实验组巨结肠肠壁及对照组表达的情况,旨在于进一步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发病机制与肠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以期找出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症简便有效的方法。 方法: 1.标本取自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外科2007-2009年经临床确诊的HD患儿手术切除的肠组织30例,包括扩张段与痉挛段,作为实验组。并选取15例年龄与之相近的无HD及其它肠壁神经发育异常疾病患儿的手术切除结肠标本作为对照组。 2.对实验组HD痉挛段、扩张段和对照组肠壁组织进行切片行HE染色和MAP-2、NSE、S-100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定性、定位及定量分析,定量分析采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Plus)分别判定各指标在HD扩张段与痉挛段神经丛中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所得数据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HE染色结果示实验组HD扩张段和对照组肠壁肌间神经丛及粘膜下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皆存在,大小不等;HD的痉挛段未见神经节细胞,且各层中神经纤维均有不同程度的排列改变。 2.微管相关蛋白-2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其在HD扩张段及对照组结肠的肌间及粘膜下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胞浆内呈强阳性表达,对神经纤维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而HD痉挛段肠壁肌间神经丛及粘膜下神经丛中微管相关蛋白-2的免疫组化染色则未见阳性表达的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大多呈阴性表达,少数呈弱阳性表达。NSE对HD扩张段及对照组肠壁肌间、粘膜下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呈强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呈阳性表达;在HD痉挛段肠壁可见NSE阳性表达的神经纤维;S-100蛋白在HD扩张段及对照组肠壁肌间、粘膜下神经丛中均不表达于神经节细胞,在神经节细胞周围成分施万细胞及周围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在HD痉挛段可见神经纤维及神经胶质细胞对S-100呈强阳性反应,且阳性表达的神经纤维均明显增生,形态扭曲。 3.定量分析:MAP-2、NSE、S-100在HD扩张段及痉挛段神经丛中平均阳性染色面积百分率均数分别为0.26、0.12;0.32、0.22;0.25、0.39,经统计软件分析各指标在HD扩张段及痉挛段中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微管相关蛋白-2对神经节细胞染色特异性高,对神经纤维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在病理诊断上较NSE、S-100蛋白能更好地显示神经节细胞。 2.微管相关蛋白-2免疫组化染色可很好地显示正常结肠及HD扩张段肠壁的神经节细胞,而在HD痉挛段该指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大多表达阴性。微管相关蛋白-2可作为诊断HD很好的神经标志物。 3.微管相关蛋白-2在HD的痉挛段肠管内的肌间神经丛及粘膜下神经丛大多表达阴性,少量呈弱阳性表达,对小块组织或直肠粘膜活检诊断HD有帮助,可作为筛选诊断HD的一种敏感有效的方法。
【图文】:
图 1:对照组肠段肌间神经丛(HE×400)典型的成熟神经节细胞易辨认。图 2:对照组粘膜下神经丛(HE×400),可见成熟的神经节细胞。图 3:HD 扩张段肌间神经丛(HE×400),可见成熟的神经节细胞。图 4:HD 扩张段粘膜下神经丛(HE×400),,可见典型成熟的神经节细胞。
图 1:对照组肠段肌间神经丛(HE×400)典型的成熟神经节细胞易辨认。图 2:对照组粘膜下神经丛(HE×400),可见成熟的神经节细胞。图 3:HD 扩张段肌间神经丛(HE×400),可见成熟的神经节细胞。图 4:HD 扩张段粘膜下神经丛(HE×400),可见典型成熟的神经节细胞。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26.5
本文编号:2697006
【图文】:
图 1:对照组肠段肌间神经丛(HE×400)典型的成熟神经节细胞易辨认。图 2:对照组粘膜下神经丛(HE×400),可见成熟的神经节细胞。图 3:HD 扩张段肌间神经丛(HE×400),可见成熟的神经节细胞。图 4:HD 扩张段粘膜下神经丛(HE×400),,可见典型成熟的神经节细胞。
图 1:对照组肠段肌间神经丛(HE×400)典型的成熟神经节细胞易辨认。图 2:对照组粘膜下神经丛(HE×400),可见成熟的神经节细胞。图 3:HD 扩张段肌间神经丛(HE×400),可见成熟的神经节细胞。图 4:HD 扩张段粘膜下神经丛(HE×400),可见典型成熟的神经节细胞。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进;金先庆;;先天性巨结肠病变组织相关标记物检测现状[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7年04期
2 郑峰,吴家幂;微管相关蛋白-2与缺血性脑损伤[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年02期
3 杜勇;施诚仁;潘骏;张文竹;;先天性巨结肠HuD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5年05期
4 吴t ,陈雨历;突触素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实验诊断肠神经发育不良症的价值[J];山东医药;2002年23期
5 王慧娟;郭建国;张金平;张惠欣;赵昱;李陈莉;;大脑皮层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2在人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J];山东医药;2008年11期
6 周莹 ,张宪生;先天性巨结肠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7 施诚仁,陈其民,潘伟华,李明磊,杜勇,张忠德;肠神经元性异常疾病的临床与病理[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8 张华;陈聪德;李仲荣;朱利斌;谢小志;谢丽微;;S-100蛋白和NSE在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协同作用[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陈雷铃,胡廷泽,刘继红,孟海英,郎诗明,金先庆;先天性巨结肠症与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10 段降龙;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2697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970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