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6 03:41
【摘要】: 研究目的:评价不同方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乙肝病毒(HBV)宫内感染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并了解其对病毒变异的影响。 研究对象: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母亲及其新生婴儿 1、疗效及机制研究:HBIG A组母亲26名及所生新生儿26名,每位母亲于产前3、2、1月和分娩前分别肌肉注射HBIG200IU-400IU(HBsAg阳性者注射HBIG200IU、HBsAg和HBeAg阳性者注射HBIG400IU);HBIG B组母亲29名及所生新生儿29名,每位母亲于产前3、2、1月分别肌肉注射HBIG200IU;对照组母亲26名及所生新生儿28名,每位母亲产前未接受任何特殊治疗。 2、病毒变异研究:HBIG治疗组母亲10名及所生宫内感染新生儿8名;对照组母亲10名及所生宫内感染新生儿10名。 研究方法: 1、乙肝血清表面标志物:EIA;HBV DNA:实时荧光PCR定量测定。 2、基因序列:PCR扩增S基因片段,荧光测序仪直接测序。 结果: 1、HBIG治疗组(A和B)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14.5%,对照组为35.7%(X~2=4.896,p=0.027)。 2、HBIG A组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37.5%)低于对照组(100%)(X~2=7.273,p=0.007);HBIG B组(71.5%)低于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X~2=2.637,p=0.104)。 3、三组孕妇孕中期血清HBsAg与HBVDNA水平相当,但分娩前HBIG A组孕妇HBsAg及HBVDNA均低于HBIG B组和对照组。 4、HBIG A组新生儿血清anti-HBs检出率38%。 5、HBV S区碱基替代突变率和氨基酸变异数在HBIG治疗组和对照组间统计学均无显著性差异。 6、18例宫内感染儿17例病毒株与母亲优势株一致,其中4例为S区变异株,有1例S区变异株未发生宫内感染。 结论: 1、孕妇产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肯定;按HBV携带不同状态使用两种不同剂量HBIG,,并于分娩前加用一次,效果更佳。 2、经胎盘使胎儿获得被动免疫是HBIG重要作用机制;降低孕妇血清HBVDNA水平不是HBIG产前阻断的主要机制。 3、无症状携带HBV孕妇产前使用HBIG并未增加HBVS区的变异。 4、HBV S区变异株和未变异株均可经宫内传播,HBV S区变异并非是发生宫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图文】:
对象孕中期单阳/双阳分娩前单阳/双阳HBIGA组18/818/8HBIGB组14/622/7对照组7/419/7其中HBIGB组有1例孕中期为双阳,分娩前为单阳,余留有双份标本的妇两次检测HBsAg和HBeAg结果相同。分娩前所有孕妇的anti一HBsAg均性,即使是HBIGA组。三组孕妇HBsAgS/N值在孕中期和分娩前的检测情况l、三组孕妇的HBsAgS/N值在孕中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图l)。
HBIGA组低于HBIGB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IGB组和对照组之间则无差异(图2)。三丝且孕妇产前IIBsAg的L瞰
本文编号:2699107
【图文】:
对象孕中期单阳/双阳分娩前单阳/双阳HBIGA组18/818/8HBIGB组14/622/7对照组7/419/7其中HBIGB组有1例孕中期为双阳,分娩前为单阳,余留有双份标本的妇两次检测HBsAg和HBeAg结果相同。分娩前所有孕妇的anti一HBsAg均性,即使是HBIGA组。三组孕妇HBsAgS/N值在孕中期和分娩前的检测情况l、三组孕妇的HBsAgS/N值在孕中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图l)。
HBIGA组低于HBIGB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IGB组和对照组之间则无差异(图2)。三丝且孕妇产前IIBsAg的L瞰
本文编号:2699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991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