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台北地区204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感染期中医证型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8 20:47
【摘要】: 目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简称复感儿,是儿童时期常见病之一,其特点是反复发作,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现代医学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各种原因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及营养物质缺乏,治疗上,以免疫调节剂及补充营养物质的方法为主。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中医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病因病机和预防治疗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在辨证分型特点方面,由于地域性的差异,各地对RRTI的辨证分型有不同认识,目前相关报道多限于临床和实验研究,缺乏辨证分型规律的大样本调查研究,本研究根据文献报导,结合导师前期研究,参考台北地区的地理特性,以小儿生理特点脾肺肾虚来作为主证型的研究,台湾地区地处北回归线两侧,,为亚热带地区,属岭南医学范围,因此参考岭南地区特点,以挟湿、挟滞、挟热、挟痰作为兼证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台北地区204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期临床表现的观察,研究探讨台北地区小儿RRTI非急性感染期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为进一步规范其临床诊疗、提高防治水平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台北地区小儿RRTI非急性感染期的中医证型特点。 1文献检索,查阅相关文献,归纳小儿RRTI发病因素 2制定调查表,包含姓名、年龄、日期、性别、病史、居住地址、病史提供人姓名、联络电话、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中医证型分型标准 3培训参与调查人员(皆为台北地区执业中医师),且事先学习、正确掌握统一的诊断及辨证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4填写调查表,针对台北地区小儿RRTI非急性感染期的患儿。由熟悉患儿病情的亲属提供资料填写,再由专职医师确认诊断辨证。 结果通过以上的描述性分析显示,本地区的复感儿在疾病的非急性感染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正虚表现,其中以肺气虚为主有83例,占40.69%,其次依次为肺阴虚31例,占15.20%,及脾气虚28例,占13.73%。同时有部分病例在正虚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兼挟症状,兼挟病例共79例,占总病例的38.73%,主要的兼挟证为挟热59例,占兼挟总例数的74.68%,挟痰60例,占兼挟总例数的75.95%。说明肺气虚、肺阴虚、脾气虚是台北地区复感儿的常见证型,兼挟证以挟热、挟痰为主,其主要病位可能在于脾肺,与国内多数文献研究结果一致。 结论(1)台北地区复感儿的中医证型特点以肺气虚为主,其次为肺阴虚、脾气虚(2)主要的兼挟症为挟热、挟痰。(3)影响台北地区RRTI非急性感染期证型特点的因素,可能是台北地区特殊的盆地地理环境,多变炎热的气候,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以及滥用抗生素所造成的。从一侧面直接证实导师李宜瑞关于RRTI的证型有其地域特点,观点符合中医天人相应学说。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2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年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泽庚;彭波;;肺气虚证实质的实验研究及相关探讨[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霞;张宝林;;肺虚证的研究现状[A];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温慧萍;;肺阳虚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A];2009浙江省中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泽庚;彭波;杨程;王国俊;童佳兵;王传博;张四春;张念志;季红燕;;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肺功能变化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谈珍;吴敏;;哮喘儿童缓解期症状调查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杨焕;王东方;;变应性鼻炎中医证型与微量元素相关性研究[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文云星;;浅议过敏性鼻炎的治疗[A];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原晓风;李立新;;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症[A];全国第26届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王烈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卢俊卿;刘爱群;;活血化瘀疗法治疗慢性肺心病的应用[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童瑶;张少军;陈慧娟;张挺;;肺的中西医比较研究[A];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素芹;人到老年要补肺[N];大众卫生报;2008年

2 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主任中医师 宋南昌 医学硕士 徐涵斌;夏季多汗冬季治[N];家庭医生报;2010年

3 杨建;滋补菜不能乱点[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4 容小翔;咳不离于肺 亦不局限于肺[N];大众卫生报;2002年

5 健康时报记者 冯丽安;中秋前喝青茶[N];健康时报;2009年

6 副主任医师 应明春;缘何老人易“愁秋”[N];中国老年报;2002年

7 浪雯;绿豆汤防夏季皮肤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刘景峰;疏肝理气施治结核所致便秘[N];医药经济报;2010年

9 黄每裕;从“出虚汗”谈到中药“虚汗停”[N];健康报;2003年

10 吴籍;你会推荐哮喘药吗?[N];医药经济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桂菊;补肺法儿科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苏新民;肺藏象基本术语规范化基础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赵力维;复方蛹虫草菌粉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张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证治规律及系列方药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廖若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感染期证候特点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江涛;“肺主气”的文献研究及肺亦为后天之本论[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冯荣昌;益气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王玉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证候学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黄启嘉;小儿推拿法结合神阙灸对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忠儒;台北地区204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感染期中医证型特点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雷剑波;实验动物肺气虚与变应性鼻炎的生物化学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林丽;“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中医理论的实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王恩忠;“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在肺系疾病诊治中的实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王立娟;“肺与大肠相表里”实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王晓;中医肝肺关系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赵燕;玉屏风散对哮喘小鼠模型干预机制的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陈炜;实验动物肺气虚与变应性鼻炎的免疫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赵润杨;“肺合皮毛,开窍于鼻”实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刘新宇;COPD缓解期证型与综合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03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03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4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