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儿科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院儿科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了解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随即抽取儿科门诊含抗菌药物的处方,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排序前5位的是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青霉素类;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0个品种中β内酰胺类就占了7个;抗菌药物大部分是单一用药,联合用药率为12.58%。结论:本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能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则,但存在使用率偏高、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现象,应引起临床医师及药师的重视。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教学医院;
【关键词】: 儿科门诊 抗菌药物 分析 合理用药
【分类号】:R95
【正文快照】: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同样也广泛应用于儿科患者。处方分析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和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今对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供临床参考,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促进合理用药。1资料与方法从我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绳德,项秀娥;N~1-金属磺胺嘧啶类化合物和暗罗素及其衍生物对烧伤常见细菌的药物敏感测定[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0年03期
2 阎桂华,甄永苏,余兰香,薛玉川,王诚德;小鼠实验性肾上行性大肠杆菌感染及治疗[J];中国抗生素杂志;1980年03期
3 Edwasd W.Hook,罗明仪 ,王敏霓;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美国医学讲学团讲题之三[J];重庆医学;1980年02期
4 张茂宏;介绍抗感染新药吡哌酸(PPA)[J];山东医药;1980年08期
5 陈文彬,卢毅;国产利福平治疗慢性肺心病呼吸道感染疗效的评价[J];新医学;1980年03期
6 庞淑清;热性蛋白尿[J];日本医学介绍;1980年07期
7 郑德联;伪膜性结肠炎研究近况(综述)[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0年01期
8 许成文;用骨髓培养诊断伤寒的价值[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0年04期
9 杨毓芬;抗菌药物:Alaphosphin的作用机制[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0年05期
10 盛宝恒;甲氧苄氨嘧啶(TMP)应该称为抗菌增效剂吗?[J];陕西医学杂志;198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梅;张树华;;100例门诊儿童血中四种微量元素的观察[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2 刘晓红;高慧英;李贵;崔红;荫士安;徐青梅;胡善明;;硒和维生素A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3 李艳萍;刘丽萍;;烧伤感染中阴沟肠杆菌耐药性调查[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4 黄安林;朱袭祖;王润秀;;大面积烧伤病人真菌性全身感染[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5 王玉莲;邓诗林;;口服甲磺酸甲氟哌酸对烧伤治疗作用的观察[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6 屠世忠;赵京甫;胡云风;霍正录;;全身用烧伤抗感染药物的研究扁桃酸盐的制备及其抗菌效果[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7 朱兆明;孔秋华;;几种抗菌药物对豚鼠上皮生长的影响[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8 龚照;陈璧;朱雄翔;;碘络醚对上皮细胞生长的实验观察[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9 葛绳德;霍正录;屠世忠;李会;;烧伤外用氟哌酸银疗效观察[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10 霍正录;葛绳德;谢振荣;;氟哌酸银与磺胺嘧啶银对大鼠烧伤绿脓杆菌创面脓毒症的疗效比较[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美国推出最新型抗菌药[N];大众卫生报;2000年
2 广东省家禽研究所 陈益填;鸽用保健砂的成份及作用[N];广东科技报;2000年
3 民彦;高级抗生素不可滥用[N];工人日报;2000年
4 全国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临床药理科主任 吴笑春;药师临床大可显身手[N];健康报;2000年
5 余康;不常用药者为何药效更好[N];科技日报;2000年
6 缪晓辉 倪武;抗感染药物使用要得当[N];上海科技报;2000年
7 主任医师 王建华;小儿慎用的抗菌药物[N];中国医药报;2000年
8 魏开敏;胆道抗感染:按原则选抗菌药[N];医药经济报;2000年
9 陈汉桥;纳米给21世纪医药学带来惊喜[N];医药经济报;2000年
10 华文;药愈用愈不灵?[N];医药经济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远飞;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后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2 周志慧;阴沟肠杆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及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卓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系列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4 李学如;铜绿假单胞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分子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焦扬;解毒活血法治疗耐药细菌性肺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6 张莉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及中枢神经毒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魏殿军;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分析及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8 衣洪岩;大肠杆菌O157:H7分子检测方法及部分耐药基因标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柳巨雄;动物源性大肠杆菌O157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相关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金涛;远缘链球菌细胞分裂蛋白ftsK功能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培兰;美洛西林/舒巴坦体内外杀菌活性及其对感染性疾病临床疗效评价[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2 卜跃华;β-内酰胺类药物诱导绿脓杆菌产生游离内毒素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3 李芳芳;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病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4 苏怡;基于神经网络的抗菌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定量构动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5 余泽波;伤寒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耐药监测、多重耐药主动外排基因acr的检测和表达与全基因序列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6 田勇;维拉帕米对耐恩诺沙星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7 王建舫;禽源沙门氏菌耐药性监测与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8 张吉红;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的特性及其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9 魏泽庆;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同源性及其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杨青;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病学及碳青霉烯酶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我院儿科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