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步探讨

发布时间:2020-06-17 01:45
【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1159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按年份分层抽样后依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得到716例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征进行统计描述,推断及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①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27.6%,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高达76.4%;临床表现以单纯胃潴留发生率最高(47.2%)。②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主要发生在生后及喂养后3天以内。③与喂养耐受组相比,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在胎龄(t=-6.299,P0.05)、出生体重(t=-8.892,P0.05)间分布有统计学差异,而在性别(χ2=0.128,P=0.720),孕母年龄(t=0.795,P=0.427)、民族(χ2=1.318,P=0.858)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随着胎龄的增大,出生体重的增加,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降低,呈剂量反应关系。④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示出生体重(β=-0.011,P0.05,Exp (β)=0.979)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保护因素;开奶时间(β=0.149,P0.05,Exp (β)=1.160)、开始排便时间(β=0.019,P0.05,Exp (β)=1.020)、早产儿疾病(β=0.229,P0.05,Exp (β)=1.257)及呼吸机使用(β=1.319,P0.05,Exp (β)=3.739)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一临床症候群,其发生率高,主要发生在生后及喂养后3天以内,临床表现多样,出生体重为保护性因素,开奶时间,开始排便时间,早产儿疾病及呼吸机使用为危险因素,需积极预防及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22.6
【图文】:

肺炎,妊高症,消化道感染,宫内感染


母一般情况母年龄(29.0士5.2)岁。妊娠及分娩前无合并症者492例,合并其他疾病的,其中合并消化系统疾病者38例(肝内胆汁淤积症18例,消化道感染7例,例);妊娠期贫血、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大出血者19例;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疾2例(单纯妊高症59例,合并子病及子痈前期的83例);合并其他疾病者25l)。产儿疾病单纯早产儿入院者336例,入院后明确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者101入性肺炎者15例,宫内感染性肺炎者12例,出生时合并窒息者144例(重度例),合并病理性黄疽者36例。合并其他72例(见图2)。需呼吸机支持治疗。

疾病,宫内感染,吸入性肺炎,治疗者


以单纯早产儿入院者336例,入院后明确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者101例,吸入性肺炎者15例,宫内感染性肺炎者12例,出生时合并窒息者144例(重度窒息60例),合并病理性黄疽者36例。合并其他72例(见图2)。需呼吸机支持治疗者95例。333,5司司 1119.8%%% 222.7%%% 6668.7%%%圈无.消化性疾病口失血性疾病口高血压疾病.其他图1孕母疾病分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勇;彭曦;;肠三叶因子研究进展[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年04期

2 谭稼荣,富林宝,陈静,袁新华,王红丽,顾春健;抚触对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道发育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年02期

3 杨茜;;临产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指标的观察[J];当代医学;2010年10期

4 齐宝珠,路素芹,宋凌云;早期微量喂养应用于早产儿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5年03期

5 杨嘉琛;朱绪亮;郑亚文;张俊;程卡米;李雪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J];广东医学;2009年07期

6 李振彪,吴圣楣,蔡威;新生儿胃肠道生长发育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0年01期

7 张庆丽;孙志洪;张恩平;贺志雄;谭支良;;哺乳动物胃肠道发育特征和早期营养调控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年03期

8 刘义 ,刘敏,刘燕芬,李小容,石靖,陈亚莲,覃英梅;红霉素、多潘力酮联合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J];广西医学;2002年05期

9 赵小朋;宋燕燕;李坚;邹红梅;林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分析[J];广州医药;2009年04期

10 高建慧 ,韩玉昆,杨冰岩,金永源,龙晓玲,黄东明;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预后[J];临床儿科杂志;2003年08期



本文编号:2716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16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8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