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临床特征关系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3 16:08
【摘要】: 研究目的:了解儿童慢性丙型肝炎(CHC)病毒基因型与临床表现、血清生化改变、肝脏病理特点的关系。对象: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解放军302医院感染5科收治的年龄在2~18岁的慢性丙型肝炎患儿92例;方法:统计学用Chiss软件及Excel(2003版)软件进行t、x~2检验。结果:1.本组患儿男性:女性(3.18:1),平均年龄为12.21±0.78岁,89.1%的患儿年龄大于7岁,小于3岁的患儿占3.2%;71.7%的患儿为血液传播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明显多于其他传播途径(P<0.01)。2.本组患儿多起病隐匿,基因1b型部分患儿有临床表现,基因2a型的患儿均无临床表现;基因1b型组中4.1%的患儿ALT大于200u/L,基因2a组中未见多于200u/L的患儿,不同基因型患儿的血清生化学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1b型组中61.3%的患儿CD4/CD8比值异常,较基因型2a组多见,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影响基因1b型的患儿清除病毒能力及抗病毒的疗效。3.本组76.1%的患儿HCV病毒基因型是1b型,明显较基因1a、1a/2b、未分出型多(P<0.01)。各基因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儿的性别组成、年龄、病程相似。4.41.3%的患儿HCVRNA水平为高载量,基因1b型患儿的病毒载量平均值是4.02×10~6±2.35×10~6copies/ml,基因2a型的病毒载量为9.1×10~6±2.37×10~6 copies/ml,2例(2.6%)患儿重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5.肝脏病理提示:96.8%的患儿炎症分级在1级或1级以上,25.8%的患儿在2级或2级以上;基因1b型的患儿均存在肝脏损害,炎症2级以上的为4.1%;基因2a型的患儿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均未见大于2级,3.2%的患儿为肝硬化。6.依据患儿的肝脏病理炎症分级不同,其血清病毒载量及ALT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1.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男性多于女性,学龄期的儿童多见,血液传播为儿童CHC获得感染的主要途径。2.大部分的患儿起病隐匿,基因1b型的患儿较基因2a型的患儿可能有更多的临床表现。3.基因1b型组的患儿可能存在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而影 响其清除病毒能力及抗病毒的疗效。4.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基因1b型为主要基因型;基因1b型患儿的病毒载量并不比基因型2a患儿的病毒载量高,提示病毒基因型及病毒载量是影响抗病毒疗效的两个独立因素。5.基因1b型患儿与基因2a型患儿比较,肝脏病理损害更为多见;血清HCVRNA定量及ALT水平不足以作为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病情判定指标。推断: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临床表现、生化学改变、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有重要的相关性,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还取决于病毒载量、肝脏纤维化程度及对抗病毒的依从性等综合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725.1
本文编号:2779869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7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鸿飞;小儿丙型肝炎的有关特点和抗病毒治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年04期
2 吴月平,华文久;丙型肝炎基因型与临床的关系[J];临床检验杂志;1996年04期
3 张鸿飞,杨晓晋,朱世殊,赵景民,张太和,徐志强,陈大为,王松山,陈菊梅;1020例小儿肝穿刺组织病理学与临床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年03期
4 王宇明;重视我国丙型肝炎的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年02期
5 张鸿飞,杨晓晋,朱世殊,鲍鹤玫,王陆军,徐志强,陈大为;α干扰素治疗小儿慢性肝炎副作用的长期观察[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0年04期
6 张鸿飞,杨晓晋,朱世殊,董漪,陈大为,贾文峥,徐志强,毛远丽,唐红梅;聚乙二醇α干扰素治疗54例小儿慢性丙型肝炎报道[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5年02期
7 朱世殊,张鸿飞,杨晓晋;31例小儿肝硬化临床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5年02期
本文编号:2779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798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