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HPV-B19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0-08-12 02:01
【摘要】:目的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急性型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 HPV-B19病毒是单链DNA病毒,属微小病毒科,感染B19后会产生特异性抗体,是儿科常见的出疹性疾病—传染性红斑(又称第五病,Erythema infection,EI)的病因。在免疫缺损病人中可造成持续性感染。如果妊娠期受B19病毒感染,可致流产、死胎和胎儿水肿症的发生。此外它还与多种造血系统异常表现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有关。有相关报道显示典型ITP病人中外周血或骨髓中B19 DNA阳性率,及抗B19 IgM、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与B19病毒感染有关。 本研究通过对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研究组)及48例健康儿(对照组)采用PCR法行人类微小病毒B19(HPV-B19)DNA检测及相关临床指标的检测,研究HPV-B19感染与ITP的发病关系,以期为ITP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选择2002年6月~2005年12月我院ITP患儿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岁4个月~12.5岁,急性型31例、慢性型19例。所有患儿均0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制定的ITP诊断标准。对照组为48例在儿科门诊体检的健康儿,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2.5岁~13岁。 二、方法 1.HPV-B_(19) IgM、IgG检测: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HPV-B_(19) IgM、IgG。 2.HPV-B_(19) DNA检测:清晨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5ml于抗凝管内,PCR检测白细胞HPV-B_(19) DNA。 3.T细胞亚群检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检测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 4.外周血检测:采外周血后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细胞计数、血小板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 5.巨核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骨髓穿刺后涂片,瑞氏染色后计数、分类结果 1.HPV-B19 IgM、IgG检测:健康对照组HPV-B19 IgM阳性有1例、IgG阳性有12例;慢性ITP组IgM阳性有5例、IgG阳性有12例;急性ITP组IgM阳性有16例、IgG阳性有26例。急性ITP组和慢性ITP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PV-B19 IgM、IgG阳性率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 2.HPV-B19 DNA检测:HPV-B19 DNA阳性在健康对照组、急性ITP组和慢性ITP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2%、38.7%和10.5%,急性ITP组和慢性ITP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ITP组和慢性ITP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T细胞亚群检测:健康对照组、急性ITP组和慢性ITP组血T细胞亚群检测显示急性、慢性ITP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D_4~+细胞减少,CD_4~+/CD_8~+比值下降(P<0.01),且急性ITP组与慢性ITP组比较,急性ITP组CD_4~+细胞减少,CD_4~+/CD_8~+比值下降更为明显(P<0.05)。 4.外周血检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测定显示急性ITP组和慢性ITP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外周血血小板数明显降低(P<0.01),而血小板平均体积显著增大(P<0.01),且急性ITP组中HPV-B_(19) DNA阳性与急性ITP组中HPV-B_(19)DNA阴性比较外周血血小板数明显降低(P<0.05),而血小板平均体积,急性ITP组中HPV-B_(19)DNA阳性与急性ITP组中HPV-B_(19) DNA阴性比较显著增大(P<0.01)。 5.巨核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骨髓穿刺后涂片,瑞氏染色后计数、分类显示急性ITP组中HPV-B19 DNA阳性患者巨核细胞的总数、急性ITP组中HPV-B19DNA阴性患者巨核细胞总数和慢性ITP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巨核细胞的总数均明显升高(均P<0.01);急性ITP组中HPV-B19 DNA阳性患者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急性ITP组中HPV-B19 DNA阴性患者产板巨核细胞比例和慢性ITP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均P<0.01);且急性ITP组中HPV-B_(19) DNA阳性与急性ITP组中HPV-B_(19) DNA阴性比较巨核细胞的总数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 结论 1.HPV-B_(19)感染及其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ITP尤其急性型ITP的发病密切相关; 2.HPV-B_(19)活动感染可使血小板数量进一步减少,而加重ITP的临床症状,可能是ITP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72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新宏,张笑飞;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学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8年04期

2 高飞;张自成;陈伟;;浅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XE-2100在临床中的应用[J];激光杂志;2006年01期

3 孙金枝,袁明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柯萨奇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1999年06期

4 高清平,黄望香,李秀珍;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凋亡蛋白的表达[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1年03期

5 宁军;龚浩;刘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和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6 杨仁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规范化诊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14期

7 马廉;肖升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03期

8 何志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治疗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15期

9 林琳;甘欣锦;;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年01期

10 姚宏静,杨仁池;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在血液病中应用的评价[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2789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89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1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