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褪黑素对母婴分离新生鼠行为发育及脑区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调节

发布时间:2020-08-19 08:24
【摘要】:目的探讨外源性褪黑素(melatonin, MT)对母婴分离(maternal separation, MS)新生大鼠行为发育及脑区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表达的调节作用。 方法新生同窝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母婴分离(MS)组、褪黑素(MT)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大鼠于P24 h ~ P14 d进行母婴分离实验;P7 d ~ P20 d,MS组及对照组大鼠分别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MT组大鼠则予以MT(10 mg·kg~(-1)·d~(-1))腹腔注射注射,容积均为10 mL·kg~(-1)。大鼠行为学检测采用水迷宫试验及悬吊试验测试,于P28 d~P29 d进行。P30 d取各组大鼠海马及前额皮质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GR阳性细胞表达,RT-PCR法检测GR mRNA表达。 结果(1) MS组大鼠水迷宫测试学会正确上台所需的训练次数[(13.33±1.88)次]较对照组[(8.87±1.46)次]明显增加(P0.05),MT组大鼠学会正确上台所需的训练次数[(9.20±1.61)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MS组明显减少(P0.05)。在悬吊试验中,与对照组[(28.27±2.09)s]相比,MS组悬吊时间[(15.67±2.26)s]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予以MT干预后,MS大鼠悬吊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组[(27.40±2.35)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2) MS组海马GR蛋白(79.63±10.95)及mRNA(0.64±0.29)表达均较对照组[(135.24±11.75),(0.96±0.32)]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MT处理后,大鼠海马GR蛋白(129.57±12.76)及mRNA (0.95±0.34)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仿(P0.05)。在前额皮质组织中,也得到近似的结果,即MS组前额皮质组织中GR蛋白(73.04±8.55)及mRNA(0.57±0.30)表达均较对照组[(116.15±9.94),(0.88±0.33)]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MT处理后,大鼠前额皮质GR蛋白(111.99±10.45)及mRNA (0.87±0.34)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母婴分离所致的应激可导致大鼠远期行为能力发育受损。HPA轴参与母婴分离所致的远期行为问题。外源性MT可能通过降低脑区GC与其受体的亲和力及上调海马及前额皮质中GR表达水平,减轻早期母婴分离所致高浓度GC带来的神经损伤,而改善远期行为发育。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22.1
【图文】:

大鼠,试验结果


表 1 三组大鼠水迷宫试验及悬吊试验结果比较( x ±s)e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in water maze test and suspension test of ratdifferent groups ( x ±s) n 水迷宫试验(次) 悬吊试验 15 13.33±1.88* 15.67±2.2 15 9.20±1.61* 27.40±2.3 15 8.87±1.46 28.27±2. 33.779 148.68 0.000 0.000比较,*P<0.05。 with control group, *P<0.05.

大鼠,实验结果,前额皮质,免疫反应


图 2 三组大鼠悬吊实验结果比较The comparision of the results in suspension test of rats among diffe大鼠海马及前额皮质组织中 GR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疫反应阳性产物为胞浆内褐色沉淀物,在海马及前额皮质GR 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胞浆免疫染色,阴性表达呈淡蓝色。MS 组与对照组比较,海马和前反应阳性物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 M皮质组织中 GR 免疫反应阳性物较 MS 组显著增强(P<0.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图 3、图 4)。

前额皮层,对照组,前额,免疫反应


Table 2 The comparison of the OD value of GR immunoactivity in hippocampcortex of rats among different groups ( x ±s)组别 n 海马 前额MS 组 15 79.63±10.95* 73.04MT 组 15 129.57±12.76* 111.99对照组 15 135.24±11.75 116.1F 值 100.162 90P 值 0.000 0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红;林英立;陈业刚;刘晓强;;大鼠勃起功能障碍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0年12期

2 赵果毅;曾群;宋玲;刘建春;;舒通胶囊对大鼠脏器的毒性试验[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张晓双;杨瑞;武苗;王伟;;三香乳增消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3期

4 和艳芬;田玉先;周勇;;功劳去火片大鼠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5 全裕凤;郑明慈;;早产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标准化操作的探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7期

6 赵华;李新莉;;银蒿合剂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2期

7 万婷;何援利;潘石蕾;;建立胎儿生长受限大鼠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2期

8 马宝慧;高永胜;潘桂兰;陈晓东;张艳杰;王立军;刘和莉;;木樨草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脂蛋白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谭琦;黄政德;王立凤;;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的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马改玲;;母婴分离整体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井军;吴其恺;彭锐;孙国杰;;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氧化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杨s

本文编号:2796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96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4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