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潮气呼吸肺功能结合呼出气NO水平在1~4岁哮喘儿童规范化诊疗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8-26 12:03
【摘要】:目的:婴幼儿哮喘发病率逐年升高,但是并非所有喘息患儿均是哮喘,婴幼儿哮喘诊断困难,从众多的喘息患儿中早期鉴别诊断出婴幼儿哮喘并给予长期规范的治疗尤为重要,除了临床病史体征,还需要特异性检查方法,常用的检查工具常常由于患儿配合度的问题不能完成,给临床医师带来了很大困扰,本研究中的哮喘检测检测工具,无需患儿主动配合便能完成,包括潮气肺功能和潮气法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查,主要观察潮气呼吸肺功能结合呼出气NO水平检测在1~4岁哮喘儿童规范化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组病例来源于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哮喘门诊收治的年龄1~4岁的喘息患儿60例,分成两组,以反复喘息大于四次/年、哮喘预测指数(API)阳性为API阳性组30例,API阴性组30例。选择同期儿外科术前检查的30例无心肺疾病的儿童为对照组。均行呼出气NO水平及潮气肺功能检测,并描绘出潮气呼吸流量-容积曲线(TBFV),比较三组潮气呼吸肺功能主要指标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TPTEF/TE、VPEF/VE)及呼出气NO水平(FeNO)。在首次肺功能后对所有喘息患儿行舒张试验,以TPTEF/TE、VPEF/VE改善大于15%为舒张试验阳性,最后给予哮喘组患儿规范化治疗,然后随访哮喘组患儿一年,按照小于6岁儿童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分级标准,分为未控制、部分控制及良好控制,比较患儿哮喘未控制时、部分控制时及良好控制时的潮气肺功能及呼出气NO水平。结果:(1)API阳性组、API阴性组及对照组TPTEF/TE、VPEF/VE、FeNO三者间三个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再行两两分析提示API阳性组及API阴性组TPTEF/TE、VPEF/V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FeNO水平API阳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及API阴性组(P0.05)。(2)API阳性组和API阴性组患儿潮气呼吸流量-容积曲线(TBFV)呼气相下降支明显凹向X轴(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图形)达(82%),对照组患儿潮气呼吸流量-容积曲线(TBFV)成正常椭圆形(正常通气功能图形)达(1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API阳性组显著高于API阴性组(P0.05)。(4)API阳性组呼出气NO水平及TPEF/TE、VPEF/VE同时异常者达到63%,显著高于对照组(0)及API组(6.7%)(P0.05)。(5)哮喘未控制时患儿的TPTEF/TE、VPEF/VE显著低于哮喘部分控制及良好控制患儿:而哮喘部分控制患儿的TPTEF/TE、VPEF/VE仍显著低于哮喘良好控制的患儿(P0.05)。潮气呼吸流量-容积曲线(TBFV)呈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比率为哮喘未控制(90%),部分控制(67%),哮喘控制时(0),三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随着哮喘症状的改善,其通气功能亦不断改善。(6)FeNO水平哮喘未控制时显著高于部分控制时及良好控制时;部分控制时仍显著高于良好控制时(P0.05),提示了哮喘患儿气道炎症不断减轻。结论:小儿潮气肺功能的检测方法简单,无需患儿配合就可完成,可使用于1~4岁儿童,其指标TPEF/TE,VPEF/VE可较好地反应患儿气道阻塞情况特别是小气道功能,可用于1~4岁儿童哮喘的诊断及其通气功能改善情况的评价,而FeNO可采用离线法测亦无需患儿主动配合,其浓度可反应气道炎症情况,亦可用于14岁儿童哮喘的诊断及其气道炎症控制情况的评价。故两者结合可很好的应用于1~4岁哮喘儿童规范化诊疗中。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5.6
【图文】: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0.000逡逑(3)邋API阳性组+API阴性组患儿潮气呼吸流量-容积曲线(TBFV)呼气相下逡逑降支明显凹向X轴(82%)(图1邋),对照组患儿潮气呼吸流量-容积曲线(TBFV)逡逑成正常椭圆形(100%)(图2),两者差异显著(PC0.05),比较结果见表4。逡逑表4邋API阳性组+API阴性组和对照组TBFV环呈阻塞型通气的率的比较逡逑组别逦m. ̄TBFV环呈阻塞型通气障碍者逦x2逦P值逡逑API阳性组+API阴性组逦60逦49邋(82%)逡逑53.78逦0.000逡逑对照组逦30逦0逡逑15逡逑

图形,阻塞型,阴性,患儿


(3)邋API阳性组+API阴性组患儿潮气呼吸流量-容积曲线(TBFV)呼气相下逡逑降支明显凹向X轴(82%)(图1邋),对照组患儿潮气呼吸流量-容积曲线(TBFV)逡逑成正常椭圆形(100%)(图2),两者差异显著(PC0.05),比较结果见表4。逡逑表4邋API阳性组+API阴性组和对照组TBFV环呈阻塞型通气的率的比较逡逑组别逦m. ̄TBFV环呈阻塞型通气障碍者逦x2逦P值逡逑API阳性组+API阴性组逦60逦49邋(82%)逡逑53.78逦0.000逡逑对照组逦30逦0逡逑15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拉洁;苏卫东;黄育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潮气呼吸肺功能动态随访[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年01期

2 王莲;赵腾飞;刘淑贤;陈洁文;;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特征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8年21期

3 高楠竣;杨丽萍;陈树华;;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鉴别诊断小儿慢性咳嗽的价值[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年04期

4 林敏;王世彪;翁斌;;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意义[J];福建医药杂志;2015年01期

5 陈玲;覃军;胡荆江;;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特征观察[J];海南医学;2015年10期

6 马新晓;;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在5岁以下哮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14年08期

7 陈俊松;沈照波;吴素玲;杨丽娟;;潮气呼吸肺功能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23期

8 贺湘玲;田鑫;张兵;肖旭平;易红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变化与多导睡眠监测相关性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9年03期

9 易阳;钱金强;钟闻燕;熊建新;李春华;郭宁;涂国华;姚圣连;;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潮气呼吸肺功能改变的特征[J];临床肺科杂志;2009年02期

10 华子仪;郁志伟;过静娟;;体位改变对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剑;周筱春;张海邻;蔡晓红;罗运春;;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及研究[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李硕;刘传合;宋欣;赵京;陈育智;;喘息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改变的特征[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李雅娟;刘长山;;儿童潮气呼吸肺功能的临床分析[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首届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第十届深圳呼吸论坛论文汇编[C];2016年

4 魏东旭;王焕焕;单若冰;;晚期早产儿校正胎龄足月时潮气呼吸肺功能的观察[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崔新房;赵迎旭;刘静炎;;婴幼儿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应用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的价值分析[A];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6 贺湘玲;李云;杨于嘉;;婴幼儿哮喘的潮气呼吸肺功能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陈俊松;沈照波;吴素玲;杨丽娟;;潮气呼吸肺功能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8 魏东旭;王焕焕;单若冰;;出生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校正胎龄足月时潮气呼吸肺功能的观察[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程可萍;杨爱娟;胡源;朱东波;;晚期早产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研究[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10 李硕;宋欣;刘传合;赵京;陈育智;;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在儿科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利兵;潮气呼吸肺功能结合呼出气NO水平在1~4岁哮喘儿童规范化诊疗中的应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2 冯姝华;不同程度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临床特点及潮气呼吸肺功能特征分析[D];郑州大学;2018年

3 叶侃;儿童潮气呼吸肺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黄娜娜;不同胎龄早产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测定及分析[D];郑州大学;2014年

5 杨峗;枸橼酸咖啡因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影响及动态分析[D];郑州大学;2017年

6 夏林莺;中国西南地区婴幼儿肺功能的预计公式的建立与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7 陈佛保;早产儿肺功能检查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8 马莉雅;RDS新生儿治疗后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及临床分析[D];郑州大学;2016年

9 余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与疗效[D];中南大学;2006年

10 聂晖;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在婴幼儿伴喘息的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05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05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b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