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gB、UL144、UL133基因在人类巨细胞病毒临床株中的多态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9 16:21
   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是最复杂的DNA病毒之一,是形成终身感染的一个重要病原体,全世界正常人群的HCMV带毒率达到50-100%。虽然通常情况下,受感者不具临床症状,但对于免疫低下人群(AIDS病人、器官移植患者、婴幼儿等),巨细胞病毒感染常导致各种临床病症,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对巨细胞病毒基因遗传多态性与受感者临床症状的关系仍了解甚少。人类巨细胞病毒在多次传代后,会表现出不同的毒力水平,细胞嗜性也发生改变。与临床低传代株Toledo相比,实验室高传代株AD169缺失了19个开放阅读框(ORF),这19个基因被认为是与HCMV致病性最可能相关的一组基因。研究这些基因的多态性对揭示HCMV致病性的遗传基础具有指导意义。 为了探讨巨细胞病毒基因多态性对病毒毒力的影响,我们从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或后天感染的患儿尿液中分离到23株巨细胞病毒,测定并分析了UL144全长和gB的部分序列,没有发现gB和UL144基因型与患儿临床结果之间的显著性关联。23个患儿中,13个患儿(57%)为UL144 1A型,3个患儿(13%)为UL144 2型,7个患儿(30%)为UL144 3型。本研究中,没有发现UL144基因型1B和1C型,而在美国病毒株中,UL144 1B和1C型较为常见。gBⅠ、Ⅲ型和UL144 1A、2、3型临床株均能从母亲垂直传播给胎儿。 UL133基因是这19个ORF中的一个,本研究以临床低传代株Toledo和Merlin为对照,分析了23个临床病毒株UL133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序列分析表明,UL133基因具有一定的多态性,我们将Toledo株、Merlin株与本次分离到的临床株一起分为Group1、Group2、Group3共3个基因型。G2、G3型毒株均能导致先天性感染,没有发现UL133基因型与患儿临床结果的必然关联。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R7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韩世杰,张建;巨细胞病毒的分离[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本文编号:2815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15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3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