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胰岛素对内毒素血症幼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7 10:48
   目的通过建立幼鼠内毒素血症肝损伤的动物模型并予以胰岛素干预,研究胰岛素对LPS诱导的幼鼠肝细胞释放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影响,以及TNF-α和IL-6与NF-κB活化水平的关系,了解胰岛素是否对内毒素血症所致的幼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18日龄wistar幼鼠72只随机分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8)、内毒素血症组(LPS组,腹腔注射LPS,n=32)和胰岛素治疗组(腹腔注射LPS+皮内注射胰岛素,n=32)。LPS组和胰岛素治疗组LPS(5mg/kg)腹腔注射建立幼鼠内毒素血症模型,胰岛素组同时给予胰岛素(4IU/kg)皮内注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LPS组和胰岛素治疗组根据建模后取标本时间的不同分2h、6h、12h、24h四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取肝脏制备石蜡切片和组织匀浆,普通光镜、电镜观察各组肝细胞的病理改变情况,ELISA法测定肝组织匀浆TNF-α和IL-6的含量,快速血糖仪检测幼鼠血糖浓度,赖氏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NF-κB的活化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组织学改变:光镜下正常对照组肝细胞完整,结构清晰,未见变性和坏死;LPS组肝组织损伤较明显,肝细胞出现肿胀、空泡样变性、汇管区有炎症细胞浸润,点片状、大片状坏死等,以6h最明显,损伤等级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治疗组肝组织损伤均轻于LPS组,6h损伤等级评分与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下正常对照组内质网光滑,核膜完整,染色质均匀分布于核内;LPS组见胞浆疏松,线粒体肿胀,脊断裂或消失,内质网扩张,核膜出现切迹,染色质浓缩在核周边,核仁碎裂,损害以6h组最为明显;胰岛素治疗组各时点肝组织病理损害较LPS组轻。2、血糖水平:胰岛素治疗组在2h和6h比正常对照组、LPS组低(p<0.05),12h、24h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LT水平:2h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6h、12h及24h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胰岛素治疗组在6h、12h、24h均较LPS组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4、肝细胞NF-κBp65蛋白的表达:LPS组核阳性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治疗组2h、6hNF-κBp65核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低于LPS组(p<0.05)。5、肝组织TNF-α、IL-6水平:在6h、12hLPS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胰岛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内毒素血症可引起肝损伤,导致肝细胞的破坏和肝功能的改变,说明肝脏是重症感染的受累器官之一;2.NF-κB的活化参与了内毒素血症肝损伤的发生,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介导炎性介质TNF-α和IL-6的合成使肝细胞发生炎性损伤;3.胰岛素对内毒素血症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NF-κB的活化,减少TNF-α和IL-6的合成和释放,降低应激反应时期的血糖而起作用,但确切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学位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R720.597
【部分图文】:

幼鼠,肝损伤


1.25士0.463*注:与正常对照比较*p<0.05;与LPS组比较#p<0.05图1一1:300250轰1几;万i姐寻一砚口LPS‘;自脚~_200

幼鼠,胰岛素治疗,血糖水平,统计学意义


血糖水平胰岛素治疗组在Zh和6h低于正常对照组和L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h、24h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图3A);ALT水平在Zh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6h、12h、24h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治疗组12h、24h均低于L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图3B)。表2幼年大鼠各组血糖的比较(x士S)细l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卫!丝卫卫里卫二卫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2h6h12h24h正常对照组LPS组胰岛素治疗组 5.3士 1.07 6.0士0.50 2.1士1.50*# 4.8士2.23 1.5士0.83*# 5.1士 1.51 5.9士1.18 5.2士1.39 5.0士1.90表3幼年大鼠各组ALT的比较(x士S)组别ALT(u/1)2h6h12h24h正常对照组LPS组胰岛素治疗组15.8士2.6234.5士23.7225.4士16.1552.7士26.17*33.2士14.9975.9士28.48* 51.5士13.07*#49.3士23.86*33.8士1.67#注:*与NS组比较尸<0.05;#与LPS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尸<0.05。

幼鼠,肝细胞,阳性率,胰岛素治疗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胰岛素治疗组各时间点NF一 KBp65核阳性细胞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Zh、6h低于L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图4一l、图4一2)。表4幼年大鼠各组肝细胞NF一KBP“的变化(x士S)组别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业巡些燮壑些些卫燮一一一一一12h24h正常对照组LPS组胰岛素治疗组 2.52士0.5126.66士2.30*20.30土1.61*#19.94士3.77*16.22士2.58*12.78士6.70*13.38土2.17*15.12士5.98*12.66士2.28*注:*与NS组比较p<0.05:#与LPS组相同时间点比较p<0.05。图4一l:3000扭}别门一拱m因目25‘00LpS-彭之冬2000,500,000承的gd山"己Nu门.盏 5.00000】】】 )))】】 lllll{{{lll鬓 鬓鬓鬓鬓鬓鬓鬓鬓鬓鬓鬓鬓 ;;;;;;;;;;;;;;;鬓 鬓鬓鬓鬓鬓鬓鬓鬓鬓 崖 崖 崖 崖 崖崖 崖 崖崖倒 倒 倒倒倒倒倒 案 案 案 案 案案 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 案案案理理 ‘ ‘ ‘ ‘ ‘‘ ‘‘J气 气下~刀不爪,两 两 两 两 两 ;;;;;;;;;;;;;;;.‘刀 刀.势附.~」 」 」 」 」 羹 羹 羹 羹 羹羹 羹羹 羹r贾匆曰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新伟;王坤;桑敬伟;;绞窄性肠梗阻后肝内NF-κB活性变化及其在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年06期

2 赵鹏;;板蓝根可清除人体内毒素[J];健康向导;2011年04期

3 肖立新;;创伤性肝损伤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6期

4 张仲梅;刘东来;;怀柔区结核病防治所抗结核药致肝损坏119例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8期

5 周双男;张宁;王立福;杨慧银;李筠;;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1年03期

6 周逸;;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脏病并发症内毒素血症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7期

7 艾碧琛;赵国荣;贺又舜;肖碧跃;;探讨内毒素血症兔复制卫气营血证可能性的实验体会[J];中医药信息;2011年05期

8 梁斌;;重肝内毒素血症发生机制与证治浅述[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11期

9 姚玉珍;周红梅;钱进;张小进;程蕴琳;丁正年;刘莉;;热休克蛋白A12B对内毒素血症所致心功能不全的保护作用[J];实用老年医学;2011年03期

10 袁翠云;张长青;;HIV/AIDS合并HBV/HCV感染者肝损伤临床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岚;张淑文;;内毒素血症大鼠肝损伤及中药912液干预的研究[A];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周双男;李筠;;慢性肝病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茹清静;施维群;;慢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第四次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郭毅斌;郑庆亦;陈锦河;蔡少甫;曹红卫;郑江;肖光夏;;阳离子多肽MP-1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肝损伤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茹清静;施维群;;慢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研究进展[A];2005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王新春;许平;刘北彦;;板蓝根磷脂对内毒素血症小鼠巨噬细胞膜脂的影响[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王占科;胡新勇;李光伟;刘龙燕;柴长春;许霖水;胡扬涛;余文;;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和极化液干预实验研究[A];全国危重烧伤患者早期复苏对策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王巨存;冯亦颖;;青蒿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A];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贾斌;李志超;张莉莉;董明清;王跃民;周士胜;;心房钠尿肽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肺动脉和主动脉舒缩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缺氧和呼吸病理生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徐文萍;曹永安;嵇月娥;施文艳;;EGCG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五届全国心血管、呼吸和肾脏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易奕;美国警告:厄洛替尼肝损伤风险[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梅颖 冯泳 张雅丽 董晓旭 贵阳中医学院;三黄泻心汤可减轻肝损伤[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盛文;肝损伤患者慎用厄洛替尼[N];中国医药报;2008年

4 辽宁 主任医师 王振坤;“老药罐”不会发生肝损伤吗[N];家庭医生报;2009年

5 叶石;滥用中药可致肝损伤[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广文;中药大黄可减轻肝炎引起的肝损伤[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7 韩冰;治疗肝损伤 选准保肝药物是关键[N];健康报;2009年

8 ;内毒素血症防治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黄海敏 刘翔;阿托莫西汀 肝损伤者应停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曙光医院 王灵台 教授;怎样防治药物性肝损伤[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f ;激活素A-卵泡抑素系统在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鹏;生理节律与一种新型功能型葡聚糖对哺乳动物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贵明;内毒素预处理对内毒素血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4 王晓源;复方胡黄连胶囊治疗肝损伤的药效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刘小伟;脂多糖诱发肝损伤的分子机理和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陈杰;IL-33/ST2L通路参与Con A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唐淑红;五味子标准提取物对应激性肝损伤和肝癌转移的作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8 李有贵;竹节人参皂苷对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邵阳;用于内毒素血症治疗的新型吸附剂的设计和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10 郑兴锋;富氢水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锋;CD14、SR在胆道阻塞所致继发性肝损伤中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2 林都;双花颗粒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D];西南大学;2010年

3 姜玲;吲哚硒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4 刘岩;内毒素血症家兔模型肝损伤相关指标变化[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5 沈刚;MG132调控Nrf2/Keap1-ARE通路对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6 龚峻梅;山荷降酯方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7 路景涛;复方黄芪提取物的保肝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8 詹可顺;白芍总苷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9 汪厚祥;复方柴胡郁汤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10 倪健彬;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omib在大鼠胆道梗阻性肝损伤中的肝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820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20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d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