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例儿童大叶性肺炎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23 09:36
为了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病原学变迁及治疗转归,以加强医务工作者对儿童大叶性肺炎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合理用药,改善预后,本文选取了2005年01月至2009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病房接受诊治的609例大叶性肺炎患儿,对其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用药及治疗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和综合分析。结果:1. 2005年至2009年我院儿童大叶性肺炎占同期儿科肺炎的构成比为5.91%,不同年份儿童大叶性肺炎占同期肺炎构成比比较,2008年明显高于2005年至2007年(P㩳0.05),2009年略低于2008年,但与2007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2008年为本病的高发年;2.不同季节儿童大叶性肺炎占同季节儿科肺炎的构成比比较,冬季明显高于春、夏、秋季(P 0.05),秋季与春、夏季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春季明显高于夏季(P 0.05),冬季为本病的高发季节;3.本组儿童大叶性肺炎中,男373例,女236例,男孩构成比明显高于女孩(38.75%);4.不同年龄段儿童大叶性肺炎占总大叶性肺炎病例数的构成比比较,7岁以上构成比(67.00%)高于7岁以下(33.00%),其中,7~10岁构成比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P㩳0.05);5.发热485例,高热(39℃~40℃)占41.86%,咳嗽556例,无1例出现被认为典型而具有特殊诊断价值的铁锈色痰,57.47%的患儿在病程1周以后肺部听诊出现干、湿Up音;6.血清MP-IgM阳性342例,2009年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年份(P㩳0.05);7.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423例,浓度波动在30~50mg/L占47.99%;8.体液培养结果中,共培养出269例阳性菌株,其中,前3位分别为肺炎链球菌(21.19%)、金黄色葡萄球菌(12.27%)、肺炎克雷白杆菌(10.78%);9.肺部影像学显示:单侧病变(73.24%)多于双侧(26.77%),右肺(44.50%)多于左肺(28.74%),并以右肺上野及左肺下野最为多见;10.共514例(84.40%)合并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占43.00%,以胸腔积液(53.85%)为主,呼吸系统以外的并发症中以循环系统(25.88%)、血液系统(24.51%)为主;11. 570例接受系统治疗,平均住院时间为17.47±5.06天,重症患儿196例,其中,81例重症采用抗生素降阶疗法,115例重症给予抗生素升阶疗法,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49±4.13天和18.27±3.79天,降阶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升阶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P0.05);本组资料中,62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中药制剂血必净,其平均住院时间为15.16±4.91天,明显短于本组资料的平均住院时间(P0.05);122例患儿在常规治疗过程中接受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BAL)治疗,其平均住院时间为13.19±5.53天,明显短于本组资料的平均住院时间(P0.05);经系统治疗后,170例治愈;386例好转,14例死亡,6例患儿至随访时仍遗留肺不张,最长1例持续至出院后半年消退,其余患儿均预后良好。结论:1.冬季为儿童大叶性肺炎的高发季节;2. 7~10岁为儿童大叶性肺炎的发病高峰年龄;3.儿童大叶性肺炎的性别构成比存在明显差异,男孩高于女孩;4.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病原学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首位,细菌感染仍以肺炎链球菌最为多见;5.当具体病原尚未明确时,应首选大环内酯类联合β-内酰胺类药物抗感染;创新点:1.当临床早期缺乏具体病原学感染证据时,可检测hs-CRP以便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动态检测hs-CRP以此来判断抗炎效果及病情恢复情况;2.重症儿童大叶性肺炎给予抗生素降阶疗法效果优于升阶疗法;3.在常规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可缩短疗程;4.在常规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同时加用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可促进病情恢复。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R725.6
本文编号:2825160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R72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林会;小儿支原体肺炎40例临床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8期
2 蒋红 ,王振开 ,万喻;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2002年12期
3 简序,王金和,程佩兰;C反应蛋白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年05期
4 唐宏波;;20例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与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6年03期
5 曾凌空,刘先洲,蔡宝珍,张卫红;新生儿肺炎细菌培养取样方法的实验研究[J];华中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6 李姝红;赵昕;吴秀清;;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年01期
7 冯建飞,王军,张利,张树人,栾斌,耿世林,汤有才;新生儿感染中IL-8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价值[J];小儿急救医学;2004年04期
8 王金荣,韩秀珍,宋吉振;小儿支原体大叶性肺炎27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1年11期
9 张涛;赵根明;陶云珍;陈蓉;诸丽娟;林玉尊;丁云芳;郝创利;;苏州地区临床分离儿童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8年03期
10 徐桂芳,费德琼,李敏;儿童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发病趋势及其临床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年08期
本文编号:2825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251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