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U胎龄<34周早产儿院内感染质量改进效果评价及高危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19 22:36
目的评价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应用基于证据的质量改进方法降低胎龄34周的早产儿院内感染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探讨早产儿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于本院NICU出院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数据库收集院内感染相关临床数据。将基线数据收集期即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定义为第1年,加强手卫生、呼吸机管理、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等院内感染质量改进措施实施期,即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和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定义为第2年和第3年;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将患儿分为院感组和非院感组。根据研究年份对纳入患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院内感染疾病类型、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临床转归、抗生素使用率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应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三年间共纳入胎龄34周早产儿1 193例,其中第1年387例,第2年372例,第3年434例;院感组185例,非院感组1008例。185例患儿发生208例次院内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44%(208/1 193),日医院感染率为7.30‰(208/28 518)。三年研究期间,每年的院内感染发生率逐渐下降(24.29%比18.28%比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每月院内感染发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比较三年间每月院内感染发生率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院内感染发生率与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组患儿之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研究期间最常见的三种院感类型是临床败血症(28.8%,60/208)、肺炎(27.4%,57/208)和确诊败血症(22.1%,46/208)。年间比较,各院感类型占院感总例次的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6.75/1 000机械通气日,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每1 000个中心静脉置管日0.82。共检测出98株院感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3株,占64.28%,革兰阳性菌31株,占31.63%,真菌4株,占4.08%。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Kp)是新生儿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48.98%,48/98)。三年间检出Kp菌株数占同年病原菌菌株数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Kp药敏结果显示,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达95%以上,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60.4%,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率超过50%,对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完全敏感。3.院感组患儿的治愈或好转率为79.5%(147/185),总预后不良率为16.2%(20/185)。院感组患儿的预后不良率高于非院感组患儿预后不良率(16.2%比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院感组患儿住院时间长于非院感组[37(27,51)d比18(12,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院感组患儿中治愈或好转患儿构成比逐年增加,死亡患儿构成比逐年减低,各类转归情况年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院感组患儿男性、胎龄≤31W、出生体重≤1 500g、小于胎龄儿、剖宫产、出生窒息史、孕母患妊高症、感染前机械通气史、感染前应用中心静脉置管以及感染前抗生素暴露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院感组患儿,以上因素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843,95%CI 1.281~2.653),胎龄≤31W(OR=1.923,95%CI 1.242~2.976),出生体重≤1500g(OR=2.477,95%CI1.520~4.037),小于胎龄儿(OR=1.597,95%CI 1.018~2.506),出生窒息史(OR=1.965,95%CI 1.355~2.850)和孕母妊高症(OR=1.596,95%CI 1.046~2.433)是胎龄34周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5.研究期间每月抗生素使用率(DOT/1 000PD)整体呈下降趋势,比较三年间每月DOT/1000PD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基于证据的质量改进方法在降低NICU中胎龄34W早产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应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和更新改进,以提高早产儿救治质量。男性、胎龄≤31W、出生体重≤1 500g、小于胎龄儿、出生窒息史以及孕母患妊高症是胎龄34W早产儿院内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22.6
【部分图文】:
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4,P=0.023)。见图3.2。表 3.6 院感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例(%)]相关因素院感组(n=185)非院感组(n=1008) 2 值 P 值男性 129(69.7) 569(56.4) 11.358 0.001胎龄≤31W 106(57.3) 281(27.9) 61.734 0.000体重≤1500g 125(67.6) 330(32.7) 80.371 0.000小于胎龄儿 51(27.6) 138(13.7) 22.577 0.000剖宫产 61(33.0) 259(25.7) 4.219 0.040窒息史 82(44.3) 190(18.8) 57.634 0.000孕母妊高症 61(33.0) 230(22.8) 8.741 0.003孕母糖尿病 31(16.8) 113(11.2) 5.690 0.058产前激素应用 151(81.6) 804(79.8) 0.339 0.561机械通气 57(30.8) 147(14.6) 29.037 0.000PICC 90(48.6) 311(30.9) 22.183 0.000抗生素暴露 171(92.4) 814(80.8) 14.810 0.000注:PICC 为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7810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22.6
【部分图文】:
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4,P=0.023)。见图3.2。表 3.6 院感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例(%)]相关因素院感组(n=185)非院感组(n=1008) 2 值 P 值男性 129(69.7) 569(56.4) 11.358 0.001胎龄≤31W 106(57.3) 281(27.9) 61.734 0.000体重≤1500g 125(67.6) 330(32.7) 80.371 0.000小于胎龄儿 51(27.6) 138(13.7) 22.577 0.000剖宫产 61(33.0) 259(25.7) 4.219 0.040窒息史 82(44.3) 190(18.8) 57.634 0.000孕母妊高症 61(33.0) 230(22.8) 8.741 0.003孕母糖尿病 31(16.8) 113(11.2) 5.690 0.058产前激素应用 151(81.6) 804(79.8) 0.339 0.561机械通气 57(30.8) 147(14.6) 29.037 0.000PICC 90(48.6) 311(30.9) 22.183 0.000抗生素暴露 171(92.4) 814(80.8) 14.810 0.000注:PICC 为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姚恩凤;孙玄;姜丽;陈中举;陈玲;;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分析[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19年02期
2 郭燕;胡付品;朱德妹;王传清;王爱敏;张泓;王春;董方;甄景慧;周树平;周艳;朱镭;孟晋华;;儿童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变迁[J];中华儿科杂志;2018年12期
3 胡晓静;朱晓婷;郑如意;李丽玲;王丽;张玉侠;曹云;周文浩;;基于证据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策略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18年05期
4 曹阳;毛静秋;魏殿军;李鑫;陈薇;;新生儿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其定植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5年05期
5 徐英春;肖永红;卓超;郑波;王辉;杨启文;;中国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病学和防控策略[J];中国执业药师;2013年04期
6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余加林,吴仕孝;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3年12期
7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本文编号:2847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478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