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裕光临证经验总结及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6 07:14
戴裕光教授对中医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在中医内科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厚的临证经验。他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医入门和提高必读的经典,这部经典阐述了中医的核心思想,阐述了中医临床思维中应该坚持的方式和方法。认为《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是中医临床的有效模版,方剂汤头是中医最基本的基本功,学习医案是提高中医临床技能的捷径。他对于中医临证中如何处理天地人的关系、如何兼顾主证和兼证、如何从细微点滴处发现辨证的关键等方面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在哮喘、丹毒、妇科病、鼻咽癌放化疗的毒副反应等病证的治疗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认识和系统而有效的治疗方案。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我国儿童哮喘发病率为0.11%-2.03%,最高可达5%。西医对该病的治疗是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基础上进行的,以抗炎为主,控制症状效果好,近期疗效肯定,但长期疗效不理想。 中医对该病的防治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戴教授在“调气机治哮喘”的学术思想基础上,根据小儿哮喘的发病特点,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体会,认为该病主要由肾不纳气所致,补肾精纳肾气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结合滋补膏剂这一特殊剂型,他创制了纳气定喘膏,并结合冬病夏治原理,设定了伏天用药的合理用药时机。 在对纳气定喘膏进行的临床研究中,以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为指导,运用中医学的方法,遵循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空白对照)33例,分服药期和观察期进行临床观察,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显示服用该药可以明显减少哮喘患儿感冒、感冒诱发哮喘、运动诱发哮喘、总的哮喘等的发生。并可以明显降低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该药服用方便,患儿依从性较好,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可望成为治疗儿童哮喘行之有效的中医疗法。
【学位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R249.2;R27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戴裕光教授临证经验总结
1 戴裕光教授从医感悟辑要
1.1 读《内经》,独上高楼
1.2 学蜜蜂,酿百花蜜
1.3 盖高楼,一砖一瓦起
1.4 处方时,勿忘天地人
1.5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 戴裕光教授治疗哮喘经验总结
2.1 急性发作期:肺气上逆为本,宜降气、宣肺
2.2 调中焦脾胃,强化气机升降,贯彻治疗始终
2.3 哮喘以虚为本,抓好补虚之时机
3 戴裕光教授治疗皮肤病经验总结
3.1 银屑病,阴虚热毒
3.2 皮肤痒,痒必有风
3.3 自身免疫病,养肝肾之阴
3.4 丹毒,分期而治
4 戴裕光教授治疗妇科疾病经验总结
5 戴裕光教授治疗鼻咽癌放化疗毒副反应的经验总结
第二部分 纳气定喘膏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疗程
2.4 观测指标
2.5 统计处理
3 临床资料分析
3.1 安全性检测
3.2 一般临床资料
3.3 疗效性临床资料分析
3.4 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疗效性结果
4.2 实验室检查结果
5 病例举例
6 研究结果分析
6.1 纳气定喘膏减少感冒发生的作用分析
6.2 纳气定喘膏减少感冒诱发哮喘发生的作用分析
6.3 纳气定喘膏减少运动诱发哮喘发生的作用分析
6.4 纳气定喘膏降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的作用分析
6.5 纳气定喘膏升高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分析
7 讨论
7.1 纳气定喘膏组方思路
7.2 纳气定喘膏处方分析
7.3 冬病夏治的理论
7.4 戴裕光教授对膏方的研究
7.5 戴裕光教授使用纳气定喘膏的三个特点
7.6 哮喘儿童的生活调护
7.7 纳气定喘膏体现了"治未病"思想
7.8 关于纳气定喘膏未来研究的设想
8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 经典回顾
1.1 《黄帝内经》对哮喘的论述
1.2 张仲景对哮喘的论治方证
2 当代名老中医治疗哮喘经验综述
3 儿童哮喘治疗现状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6683
【学位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R249.2;R27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戴裕光教授临证经验总结
1 戴裕光教授从医感悟辑要
1.1 读《内经》,独上高楼
1.2 学蜜蜂,酿百花蜜
1.3 盖高楼,一砖一瓦起
1.4 处方时,勿忘天地人
1.5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 戴裕光教授治疗哮喘经验总结
2.1 急性发作期:肺气上逆为本,宜降气、宣肺
2.2 调中焦脾胃,强化气机升降,贯彻治疗始终
2.3 哮喘以虚为本,抓好补虚之时机
3 戴裕光教授治疗皮肤病经验总结
3.1 银屑病,阴虚热毒
3.2 皮肤痒,痒必有风
3.3 自身免疫病,养肝肾之阴
3.4 丹毒,分期而治
4 戴裕光教授治疗妇科疾病经验总结
5 戴裕光教授治疗鼻咽癌放化疗毒副反应的经验总结
第二部分 纳气定喘膏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疗程
2.4 观测指标
2.5 统计处理
3 临床资料分析
3.1 安全性检测
3.2 一般临床资料
3.3 疗效性临床资料分析
3.4 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疗效性结果
4.2 实验室检查结果
5 病例举例
6 研究结果分析
6.1 纳气定喘膏减少感冒发生的作用分析
6.2 纳气定喘膏减少感冒诱发哮喘发生的作用分析
6.3 纳气定喘膏减少运动诱发哮喘发生的作用分析
6.4 纳气定喘膏降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的作用分析
6.5 纳气定喘膏升高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分析
7 讨论
7.1 纳气定喘膏组方思路
7.2 纳气定喘膏处方分析
7.3 冬病夏治的理论
7.4 戴裕光教授对膏方的研究
7.5 戴裕光教授使用纳气定喘膏的三个特点
7.6 哮喘儿童的生活调护
7.7 纳气定喘膏体现了"治未病"思想
7.8 关于纳气定喘膏未来研究的设想
8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 经典回顾
1.1 《黄帝内经》对哮喘的论述
1.2 张仲景对哮喘的论治方证
2 当代名老中医治疗哮喘经验综述
3 儿童哮喘治疗现状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曦;张有花;;周兆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6期
2 陶国水;;张炳秀学术经验择要(Ⅲ)[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1期
3 崔筱莉,方和谦;方和谦教授以培中升清法治疗疑难杂症举隅[J];北京中医;1999年05期
4 李江;防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概况[J];北京中医;1998年05期
5 吴继全;陈燕;张洪春;杨道文;卢世秀;王雪京;;晁恩祥治疗肺系病临证特点[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10期
6 隆红艳;;蔡寅寿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经验[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孔祥永,郭杰,栾斌,贾天明,郭铭玉;支气管哮喘患儿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变化[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0年02期
8 刘冬云,韩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哮喘的治疗[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5年03期
9 李明;甘草的研究概况[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毛玉燕;钱育寿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J];河北中医;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2856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566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