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春期尿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特点及年龄界定探讨
发布时间:2020-10-29 13:38
背景:近年来性发育异常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儿童性发育异常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儿科内分泌等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小青春期是生命从宫内向宫外过渡的一个特殊生理时期,即新生儿期和婴幼儿期经历的一个促性腺激素(Gn)和性激素短暂激增的阶段,其可能与突然脱离母体和胎盘的宫内激素环境有关,其在性发育及相关疾病中的临床价值逐渐得到重视。然而,目前小青春期结束时间或年龄界定尚无共识,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尚无足够的循证依据来证实,如客观的实验室指标(Gn和性激素水平等)来循证。由于Gn呈脉冲性分泌以及性激素水平昼夜波动幅度较大,单次采血难以客观反映体内实际水平,而其尿液检测可反映某一时间段体内Gn和性激素的平均水平,且尿液标本留取无创便捷,易为家长及患儿接受。近年来有关儿童尿液Gn和性激素相关临床应用研究报道逐渐增多,并认为其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但有关小青春期尿Gn和性激素特点及其对小青春期年龄界定意义的研究甚少。目的:以6岁以下儿童为研究对象,观察小青春期尿Gn、尿性激素变化趋势和特点等,探讨其对小青春期年龄界定的意义。方法: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和胡埭社区6岁以下正常儿童,及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产科生后7天内正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留取晨尿,均测定雌二醇(E2)、雌三醇(E3)、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男、女童分别加测睾酮(T)和孕酮(Pro),并用尿肌酐(Cr)校正,结果以P_(50)(P_(25)-P_(75))表示;对性激素异常和有第二性征呈现儿童进行随访。结果:(1)共3344例儿童(男1813、女1531)成功留取尿样,0~7天、1~3月、3月~、6月~、8月~、1岁~、1.5岁~、2岁~、2.5岁~、3岁~、4岁~、5岁~和6~7岁组分别有88、117、124、121、124、104、139、140、121、347、762、731和426例。随访:3岁以上性激素异常11例(男5、女6);3岁以上有性征10例(男4、女6),随访时仍有性征女童3例,女童性早熟检出率4.29%。(2)男童中LH、FSH、E3和E2可检出率分别为11.4%、88.3%、97.1%和99.9%,女童可检出率分别为17.8%、89.9%、97.3%和99.8%,T和Pro检出率分别为96.2%和98.9%。(3)男童:FSH水平随年龄呈逐渐上升趋势;FSH/Cr从生后7天随年龄逐渐上升,至生后1~3月达到峰值,6~8月后达到相对稳定水平。E3、E2、T水平在出生7天后迅速下降,其中E3、T在3~6月达到稳定水平,E2在生后1~3月达到稳定水平;E3/Cr、E2/Cr、T/Cr出生7天后迅速下降,均约在生后6~8月达到稳定水平。(4)女童:FSH在出生后7天至2~2.5岁间随年龄呈逐渐上升趋势,2.5岁后逐渐下降;FSH/Cr于生后7天随年龄呈上升趋势,于生后3~6月达到峰值,1.5~2岁左右呈下降趋势,于5~6岁逐渐趋缓。E2、E3、Pro于出生7天后迅速下降,E3、Pro在生后3~6月下降趋缓,E2在生后1~3月下降趋缓;E2/Cr、E3/Cr和Pro/Cr于出生7天后逐渐下降,E3/Cr、Pro/Cr在生后3~6月下降趋缓,E2/Cr在生后1~3月下降趋缓。(5)随访:尿性激素异常儿童2~3年后随访时尿性激素和Gn均处于异常范围,且随访时有1例女童在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大部分有性征儿童随访时尿激素水平正常且第二性征消失,而有2例女童考虑为缓慢进展型性早熟。结论:(1)男、女童小青春期尿Gn和尿性激素变化趋势特点不同:男童尿FSH水平随年龄逐渐上升,E3、E2、T水平在出生7天后迅速下降,E3、T在生后6月前达到稳定水平,E2在生后3月前达到稳定水平;女童尿FSH从生后7天至2.5岁间随年龄呈上升趋势,2.5岁后逐渐下降;E2、E3、Pro在出生7天后迅速下降,E3、Pro在生后6月前下降趋缓,E2在生后3月前下降趋缓。(2)综合分析尿Gn和尿性激素趋势特点,男女童小青春期均约在生后6月龄前结束,生后6月~至少6岁可能有一特殊的后小青春期阶段。(3)尿性激素联合尿Gn检测可能对判断6岁以下儿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状态,包括小青春期以及相关疾病等,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学位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25.8
【部分图文】:
10图 2-1 0-3 岁组与 3-7 岁组男童尿促性腺激素及其肌酐(Cr)校正值对比注:箱式图中线表示 P50,上、下界表示 P75、P25。上、下边缘线表示 P95、P5。LH、FSH 为尿黄体生成素、卵素。*** P <0.001,**** P <0.0001。
图 2-2 0-3 岁与 3-7 岁组男童尿雌三醇(E3)及其肌酐(Cr)校正值对比:箱式图中线表示 P50。上、下界表示 P75、P25。上、下边缘线表示 P95、P5。**** P<0.0001。
图 2-3 0-3 岁与 3-7 岁组男童尿雌二醇(E2)及其肌酐(Cr)校正值对比注:箱式图中线表示 P50。上、下界表示 P75、P25。上、下边缘线表示 P95、P5。**** P <0.0001。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60973
【学位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25.8
【部分图文】:
10图 2-1 0-3 岁组与 3-7 岁组男童尿促性腺激素及其肌酐(Cr)校正值对比注:箱式图中线表示 P50,上、下界表示 P75、P25。上、下边缘线表示 P95、P5。LH、FSH 为尿黄体生成素、卵素。*** P <0.001,**** P <0.0001。
图 2-2 0-3 岁与 3-7 岁组男童尿雌三醇(E3)及其肌酐(Cr)校正值对比:箱式图中线表示 P50。上、下界表示 P75、P25。上、下边缘线表示 P95、P5。**** P<0.0001。
图 2-3 0-3 岁与 3-7 岁组男童尿雌二醇(E2)及其肌酐(Cr)校正值对比注:箱式图中线表示 P50。上、下界表示 P75、P25。上、下边缘线表示 P95、P5。**** P <0.00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洪波;;时代的微小青春期[J];浙江经济;2010年17期
2 刘洪波;;时代的微小青春期[J];杂文选刊(中旬版);2010年10期
3 ;风波乍起绿A依旧[J];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47期
4 刘永生;;别乱给婴幼儿扣性早熟的帽子[J];百姓生活;2015年03期
5 董治亚;;小阴茎、小睾丸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年08期
6 ;动向[J];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30期
7 寸跃爽;朱岷;郭淑娟;熊丰;;6月龄内健康男婴睾酮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生成素血清浓度变化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年09期
8 卢悦宁;;诗四首[J];北方文学;2017年3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聂双;小青春期尿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特点及年龄界定探讨[D];江南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60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609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