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喘息患儿外周血IL-17水平变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2 21:14
  目的动态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感染及非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喘息患儿急性期和缓解期外周血IL-17(interleukin17)浓度变化,探讨IL-17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喘息患儿的关系。方法长沙市第四医院儿科2011年2月15日至2011年4月30日同期住院的喘息患儿,年龄小于3岁;排除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百日咳,支气管异物及其它大气道梗阻和先天性畸形等原因引起的喘息。入选病例分为两组:RSV感染喘息组20例,非RSV感染喘息组2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入组前均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另选正常婴幼儿20例作为对照组,其年龄、性别与喘息组亦无显著性差异。收集喘息患儿喘息急性期和喘息缓解期的血标本及正常婴幼儿的血标本,标本收集后均离心后收集血清,置Eppendor管中于-20℃的冰箱冷冻保存,采用ELISA方法检测收集的正常婴幼儿和喘息患儿血清IL-17浓度,采用ELISA方法检测喘息患儿血清RSV-IgM;依RSV-IgM的检测结果分为RSV感染喘息组和非RSV感染喘息组。结果1、RSV感染喘息组急性期和非RSV感...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3.2 RSV感染和非RSV感染喘息患儿急性期血清IL-17浓度比较
    3.3 RSV感染和非RSV感染喘息患儿急性期、缓解期血清IL-17浓度比较
    3.4 RSV感染和非RSV感染喘息患儿缓解期血清IL-17浓度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婴幼儿喘息的关系
    4.2 Th17细胞在婴幼儿喘息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免疫机理作用
    4.3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喘息患儿IL-17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探讨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支气管哮喘患儿血Th17细胞变化及槐杞黄颗粒的干预作用[J]. 梁鹏,彭韶,杨李,白松婷,张曼,李会娟,马秋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16)
[2]5岁以下喘息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17表达的意义[J]. 杨金玲,王秀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04)
[3]急性哮喘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J]. 李建民,向旭东,李金秀,李文朴,刘绍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2)
[4]哮喘患儿激素治疗后TH1/TH2的变化[J]. 汤雪晴,王太森,刘文彬,许洪波,刘华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05)
[5]白介素-17、白介素-4、干扰素-γ在小儿支气管哮喘诱导痰液中的表达及意义[J]. 杨湘峰,成霖霞,吴志勇.  中国医师杂志. 2008 (05)
[6]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发病机制[J]. 林立,李昌崇.  中华儿科杂志. 2006(09)
[7]小儿喘息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赵玉歧,孙宝华.  新医学. 2006(08)
[8]哮喘儿童不同时期痰液细胞的变化及意义[J]. 罗征秀,肖玲,刘恩梅,陈坤华,黄英,符洲.  临床儿科杂志. 2005(09)
[9]Sputum interleukin-17 is increased and associated with airway neutrophilia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sthma[J]. SUN Yong-chang, ZHOU Qing-tao and YAO Wan-zhe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Beijing 100083, China (Sun YC and Yao WZ)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Beijing Hospital, Beijing 100730, China (Zhou QT).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5(11)
[10]呼吸道合胞病毒对致敏小鼠T辅助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J]. 邹毅,徐军,钟南山.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08)



本文编号:2895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95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3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