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6 21:13
  目的:通过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病例进行调查,探索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初步探讨寻求本病的中医证型分型规律,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通过收集110例门诊及住院病例进行临床资料调查,建立相关数据库,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频数分析、Logistic等方法,分析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初步确立该病主要证候的辨证要素。结果:1、发病特点:男女比例为1.075:1,发病年龄主要在8个月到2岁,以人工喂养为主,伴轻度脱水43.6%,中度脱水28.2%,伴心肌损害70.9%。2、证候分布特点:湿热泻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常见证型,占全部中医证型的69.1%,风寒泻占16.3%,脾虚泻占9.1%,伤食泻占5.5%;秋季、冬季多为湿热泻;病程在6-9天辨证多为湿热泻;男性多为湿热泻;首发症状为发热者辨证多为湿热泻。3、证侯辨证要素探讨: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蛋花汤样大便、小便短黄、苔黄腻、指纹紫滞或脉滑数为主要辨证依据。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医分型依次为湿热泻、风寒泻、脾虚泻、伤食泻;主要证型与性别、... 

【文章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一) 中医诊断标准
        (二) 西医诊断标准
    三、病例选择标准
        (一) 纳入病例标准
        (二) 排除病例标准
    四、研究方法
    五、统计方法
        (一) 数据管理
        (二) 统计方法
    六、研究结果
        (一) 一般情况
        (二) 临床表现
        (三) 中医证型研究
        (四) 主要证候分析
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认识
        (一) 病名探究
        (二) 病因病机探究
    二、现代医学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认识
        (一) 病因的相关认识
        (二) 病原学的相关认识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 一般情况分析
        (二) 发病特点
        (三) 中医证型及相关因素分析
        (四) 证侯归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著作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J]. 韩新民,汪受传,虞舜,赵霞,王静,尹东奇.  中医儿科杂志. 2008(04)
[2]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J]. 杜梅.  中国医药导报. 2008(04)
[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35例[J]. 张朝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04)
[4]综合治疗小儿夏秋季腹泻的应用研究[J]. 刘永生,费炳红,刘广梅.  中国医药导报. 2007(31)
[5]胃苓汤加减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60例[J]. 董拴昌.  现代中医药. 2007(05)
[6]黄芩茎叶的研究进展[J]. 郗玉玲,商亚珍.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7(03)
[7]苍苓葛根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20例疗效观察[J]. 赵亚岚.  新中医. 2007(09)
[8]血清C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检测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诊治中的意义[J]. 罗北京,郑禾香,尹红,殷思纯,梁沛杨.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07)
[9]五苓散加味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67例[J]. 王广民,侯桃红.  河南中医. 2007(07)
[10]藿香固肠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6例[J]. 郑玲芳.  陕西中医. 2007(07)



本文编号:2940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940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1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