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地区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和肠道病毒71型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发布时间:2021-01-20 21:36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的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全球范围的传染病,易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者症状轻微,约10-14天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无菌性脑膜脑炎、脑炎、迟缓性瘫痪、肺水肿、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死亡。近年来,手足口病疫情在亚太地区不断暴发,在我国出现多次大范围流行,对我国人民尤其是儿童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已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手足口病发病数已位居丙类传染病之首。今后一段时间疫情可能进一步扩大,防控的形势仍十分严峻,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特异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因此,有关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诊断和预防等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埃可病毒等。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最常见。EV71与CA16感染交替或同时出现,成为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体20世纪70年...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手足口病及 EV71 感染临床特征研究进展
1.1.1 手足口病流行特点
1.1.2 手足口病临床特征
1.1.3 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
1.1.4 手足口病的预后
1.2 肠道病毒 71 分子生物学特征
1.2.1 病毒学
1.2.2 EV71分子流行病学
1.2.3 EV71致病机理
1.2.4 实验室诊断
1.2.5 疾病预防
1.2.6 系统进化树
1.2.7 小结
第2章 实验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和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手足口病临床特点
2.2.2 分离EV71病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2.2.3 七株病毒的分型
2.2.4 基因重组
第3章 讨论
第4章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9—2010年广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 孙立梅,邓爱萍,康敏,何剑峰,钟豪杰,郑焕英,曾汉日,林锦炎,张永慧. 华南预防医学. 2011(04)
[2]2005~2008年深圳地区肠道病毒71型基因特征研究[J]. 何雅青,齐锐,杨洪,冼慧霞,姚相杰,阳帆,张海龙,杨小柯,许文波. 病毒学报. 2009(06)
[3]DC-SIGN and Immunoregulation[J]. Tong Zhou, Yongxi Chen, Li Hao and Yanyun Zhang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Rui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25, China; Shanghai Institute of Immunology and Institute of Health Sciences, Shanghai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25, China;.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06(04)
本文编号:2989827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手足口病及 EV71 感染临床特征研究进展
1.1.1 手足口病流行特点
1.1.2 手足口病临床特征
1.1.3 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
1.1.4 手足口病的预后
1.2 肠道病毒 71 分子生物学特征
1.2.1 病毒学
1.2.2 EV71分子流行病学
1.2.3 EV71致病机理
1.2.4 实验室诊断
1.2.5 疾病预防
1.2.6 系统进化树
1.2.7 小结
第2章 实验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和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手足口病临床特点
2.2.2 分离EV71病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2.2.3 七株病毒的分型
2.2.4 基因重组
第3章 讨论
第4章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9—2010年广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 孙立梅,邓爱萍,康敏,何剑峰,钟豪杰,郑焕英,曾汉日,林锦炎,张永慧. 华南预防医学. 2011(04)
[2]2005~2008年深圳地区肠道病毒71型基因特征研究[J]. 何雅青,齐锐,杨洪,冼慧霞,姚相杰,阳帆,张海龙,杨小柯,许文波. 病毒学报. 2009(06)
[3]DC-SIGN and Immunoregulation[J]. Tong Zhou, Yongxi Chen, Li Hao and Yanyun Zhang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Rui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25, China; Shanghai Institute of Immunology and Institute of Health Sciences, Shanghai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25, China;.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06(04)
本文编号:2989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9898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