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围产期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14 06:03

  本文关键词: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围产期影响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相关围产期影响因素。材料和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新生儿,收集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是否多胎、是否小于胎龄儿、母亲年龄、孕次、是否辅助生殖、妊娠期合并症(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伤)、前置胎盘、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机械通气、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血钙、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T-pro BNP水平。纳入标准:(1)生后24小时内入住NICU;(2)病史及临床资料完整者;(3)足月儿生后3天或早产儿补足胎龄40周行NBNA评分;排除标准: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畸形、染色体疾病。将入选新生儿根据NBNA评分分为正常组(≥35分)及异常组(35分),对两组新生儿围产期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单因素分析各变量对NBNA评分的影响,为排除混杂因素影响,以NBNA结果为因变量,各分析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共纳入研究对象338例,其中早产儿213例,足月儿125例,男214例,女124例,胎龄35.4(33.0,38.0)周,出生体重2400(1700,3080)g,NBNA正常组241例,NBNA异常组97例。2)NBNA评分产前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BNA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两组母亲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比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多次妊娠、母亲年龄、辅助生殖、妊娠期心功能不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妊娠期肝功能损伤、前置胎盘、胎膜早破比率无明显差异(P0.05)。3)NBNA评分产时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BNA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两组胎龄、出生体重、窒息、小于胎龄儿、多胎、羊水污染比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性别、分娩方式比率无明显差异(P0.05)。4)NBNA评分产后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BNA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NBNA异常组RDS、颅内出血、NT-pro BNP、机械通气、动脉导管未闭比率显著升高(P0.05),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血钙比率无明显差异(P0.05)。5)NBNA评分围产期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为排除混杂因素影响,以NBNA异常为因变量,各分析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龄、动脉导管未闭、机械通气、NT-pro BNP与NBNA评分有显著相关性(P均0.05),OR值分别为3.410、6.691、3.567、6.018、3.546、8.714及2.719。结论1)胎龄、出生体重、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窒息、小于胎龄儿、多胎、羊水污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机械通气及NT-pro BNP水平与NBNA评分具有相关性。2)胎龄、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机械通气及NT-pro BNP水平是NBNA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
【关键词】:新生儿 行为神经评分 围产期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22.1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中英文缩略词表11-12
  • 前言12-14
  • 1. 资料与方法14-16
  • 1.1 研究对象14
  • 1.2 NBNA评分14
  • 1.3 围产期相关因素14-15
  • 1.4 统计学方法15-16
  • 2. 结果16-20
  • 2.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16
  • 2.2 NBNA评分产前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16-17
  • 2.3 NBNA评分产时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17
  • 2.4 NBNA评分产后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17-18
  • 2.5 NBNA评分围产期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18-20
  • 3. 讨论20-27
  • 4. 结论27-28
  • 参考文献28-34
  • 综述 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评估的研究进展34-50
  • 参考文献44-50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50-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红;6例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治体会[J];儿科药学杂志;2003年04期

2 黄小红,李军;新生儿先天性左膈肌缺损1例[J];现代临床医学;2005年02期

3 于勇;;新生儿科感染管理与控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年06期

4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1987年01期

5 ;新生儿科研研讨会预告通知[J];新生儿科杂志;1988年06期

6 秦振庭;;如何踏步新生儿学科研究[J];新生儿科杂志;1991年02期

7 ;全国围产新生儿协作队伍学科及成果[J];新生儿科杂志;1995年05期

8 张冠南,冉琴;院内死亡新生儿74例临床分析[J];成都医药;1996年01期

9 张存贵,李晓军,吕刚,邬俊峰;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致胃穿孔一例[J];包头医学;1997年03期

10 吴惠兰;汪建伟;;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万红;王健怡;李敏;庄晓岚;杜洪蓉;;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特点及急诊处理[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陈安;陈理华;杜靖;吴苔;郑季彦;潘佳容;余颖芳;;512例腹胀新生儿临床分析[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3 杨江帆;许月珍;刘霞;崔蒙;吴展;杨戎威;李萍;李炜;何缦;沈洁芳;李英龙;;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监测与干预研究[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谢绛凝;;机械通气新生儿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与防治[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马琳;;新生儿出血性斑疹的鉴别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张新钢;杨一晖;张建丽;张永波;寇翠萍;毛爱月;许会卿;;新生儿声音嘶哑的病因学分析[A];2012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利红;;新生儿重点陪护人员手卫生监测[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全国急危重症与救援医学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8 文琼仙;;新生儿科整体护理模式研究与应用[A];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9 孙柏平;俞建根;马良龙;朱雄凯;;新生儿胃穿孔并膈疝1例[A];2012年浙江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心胸外科学组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先天性心脏病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王利;;新生儿科护士与患儿家属沟通策略[A];2008年中国岭南护理学术讲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 李然;新生儿脑病用核磁鉴别[N];健康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唐梨邋实习生 杨景鹏;用爱心守护新生儿[N];焦作日报;2007年

3 记者 张妍 通讯员 彭程;深圳新生儿密度全国第一[N];深圳商报;2012年

4 记者 闫s,

本文编号:305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05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a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