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后的肝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1-03-13 12:14
目的为了考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亚低温治疗后的肝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期间我院收治并确诊的HIE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收集从入院直至产后7天的所有新生儿(常温治疗117例,亚低温治疗241例)的每日血液检查结果。检测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和C反应蛋白(CRP)。记录每种生物标志物第一周内每天的血浆峰值及异常情况。结果 ALT、AST和CRP的峰值和异常比例随着HIE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增加(P<0.001)。随着HIE严重程度的升高,ALB的峰值和异常比例逐渐降低,而PT和PTT的峰值逐渐升高(P<0.001)。与常温治疗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的ALT、AST、ALB和CRP达峰值时间均延长(P<0.05),而两组的PT和PTT达峰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温治疗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的中度和重度HIE新生儿的ALT、AST和CRP峰值显著降低,而ALB显著增加,并且ALT、ALB和...
【文章来源】: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0,27(06)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和指标检测
2 治疗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 果
1 HIE新生儿的基线特征
2 HIE严重程度对肝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3 亚低温治疗对肝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4 亚低温治疗对中度和重度HIE新生儿肝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 吴云刚,李雯洁,鲁连海,陈建州. 安徽医学. 2018(12)
[2]持续脑功能监测评估亚低温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预后的临床价值[J]. 宋小燕,陈红武,廖卫华,黄为民.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18 (01)
[3]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CI手术患者危险分层与评估预后的价值[J]. 沈正,刘兴德,韦波,李安敏,伍洪令. 重庆医学. 2018(01)
[4]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周庆华,支红霞,吕鲜梅,高慧,黄振旷.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2(04)
[5]血清总胆汁酸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肝损伤的临床意义[J]. 迟玉芬,牟丽萍,郑梅,陈秀娟,卜秀丽,邢佑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1(16)
本文编号:3080198
【文章来源】: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0,27(06)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和指标检测
2 治疗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 果
1 HIE新生儿的基线特征
2 HIE严重程度对肝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3 亚低温治疗对肝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4 亚低温治疗对中度和重度HIE新生儿肝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 吴云刚,李雯洁,鲁连海,陈建州. 安徽医学. 2018(12)
[2]持续脑功能监测评估亚低温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预后的临床价值[J]. 宋小燕,陈红武,廖卫华,黄为民.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18 (01)
[3]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CI手术患者危险分层与评估预后的价值[J]. 沈正,刘兴德,韦波,李安敏,伍洪令. 重庆医学. 2018(01)
[4]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周庆华,支红霞,吕鲜梅,高慧,黄振旷.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2(04)
[5]血清总胆汁酸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肝损伤的临床意义[J]. 迟玉芬,牟丽萍,郑梅,陈秀娟,卜秀丽,邢佑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1(16)
本文编号:3080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0801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