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椎弓根螺钉及钴铬棒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17:00
本文关键词:全椎弓根螺钉及钴铬棒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目的】脊柱侧凸是一种在冠状面、矢状面以及轴状面都存在一定异常的三维脊柱畸形,以特发性脊柱侧凸最为常见。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无法从病因学角度进行根治。19世纪中后叶,人们开始尝试使用外科手术方式,对脊柱侧凸进行矫形治疗,以改善患者侧凸症状并防止其继续进展。由于医学的不断发展,对脊柱畸形的认识在不断深入,脊柱侧凸的矫形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对于脊柱侧凸的矫形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但是对脊柱侧凸的矫形还是有进一步的完善空间。脊柱内固定的出现,使得脊柱侧凸的矫形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矫形效果更加确切,而全椎弓根螺钉的发明,进一步提高了矫形率,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然而,脊柱侧凸不仅是在冠状面的畸形,在矢状面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畸形。之前研究者大多注重对冠状面畸形的矫正,忽略了矢状面。全椎弓根螺钉系统的使用,对冠状面及矢状面的矫形效果如何?钴铬合金的强度与硬度更大、塑性变形性更好,理论上能提供更强大的矫形力,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中的应用中是否能改善矫形效果?本课题通过回顾性的研究,对既往接受矫形手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探讨:1、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在冠状面、矢状面的效果;2、使用钴铬棒进行后路固定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的效果。【研究方法】第一部分:选择使用全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后路矫形治疗的Lenke1型AIS患者98例,测量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冠状面主弯角度、C7铅垂线与骶骨中垂线距离、双肩高度差;矢状面胸椎后凸角、胸腰段前凸角、腰椎前凸角及矢状位垂直轴等影像学指标,使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患者术后矫形效果。第二部分:选取使用全椎弓根螺钉系统,分别应用钴铬棒及钛合金棒进行固定的AIS患者共134例,钴铬棒组为33例,钛合金棒组为101例。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冠状面主弯角度、矢状面胸椎后凸角、胸腰段前凸角、腰椎前凸角等影像学指标,并填写SRS-22量表,使用X2检验分析侧凸分型构成、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指标,使用两独立样本及配对t检验分析SRS-22量表评分在两组患者之间、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差异。【研究结果】第一部分结果:患者术前仰卧侧屈位柔韧度为50.69±19.22%。患者术后在冠状面上,主弯Cobb角从46.92±6.68°减少至15.24±6.45°,矫正率为67.91±11.52°。术后C7-CSVL从11.41±5.61mm减少至10.10±4.66mm,双肩高度差从13.45±7.99mm减少至11.96±5.87mm,但与术前差异无明显意义。在矢状面上,T5-T12后凸角从18.88±10.45°减少至16.31±6.53°,末次随访进一步减少至14.94±5.27°,术前与术后、术后与末次随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1-L2前凸角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之间差异无明显意义。L1-L5前凸角由术前45.04±13.76°减少至37.49±11.62°,末次随访为38.23°±10.87,术前与术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SVA在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第二部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在年龄、Risser征、侧凸分型构成比、主弯Cobb角、柔韧性评估、胸椎后凸角、胸腰段前凸角、腰椎前凸角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一组(钴铬棒组)病人主弯Cobb角从48.30±10.75°矫正至14.72±5.01°,末次随访为16.12±5.48°;第二组(钛棒组)病人主弯Cobb角从51.90±14.40°矫正至17.37±12.10°,末次随访为20.25±9.56°。术后及末次随访两组患者主弯角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第一组患者胸椎后凸角从20.85±12.09°增加至22.19±5.44°,末次随访为21.27±5.34°;第二组患者胸椎后凸角从20.02±13.74°减少至18.02±7.98°,末次随访为16.53±7.98°。术后及末次随访两组患者胸椎后凸角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胸腰段前凸角及腰椎前凸角术后及末次随访两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生存质量评价方面,两组患者术前SRS-22评分在不同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在功能维度上有所下降(P0.05),在疼痛维度上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在自我形象/外观、精神健康、治疗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在不同维度上的评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全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提供强大的矫形力,提高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矫形效果。2、全椎弓根螺钉系统可以减少融合节段,尽量多的保留了运动节段。在椎弓根螺钉置入时安全性也较好。3、全椎弓根螺钉系统在冠状面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但在矢状面,会引起胸椎后凸角的减少,从而导致患者术后生理曲度的减少,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4、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中,使用钴铬棒进行脊柱后路的矫形固定,可在冠状面上提供更大的矫形力。5、AIS患者柔韧性较好,侧凸角度较小,使用钴铬棒与钛棒相比,统计学上有意义,但实际相差较小。6、使用钴铬棒进行后路的矫形固定,可以更好地进行矢状面重建,改善矢状面矫形效果,防止胸椎后凸角度减少,维持矫形效果。7、两组患者SRS-22评分较术前有所提高,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使用强度、硬度更大的钴铬棒不会对术后生活质量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 全椎弓根螺钉 钴铬棒 矫形 矢状面重建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87.3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2
- 缩略词表12-13
- 第一部分 全椎弓根螺钉治疗Lenke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分析13-24
- 前言13
- 一、材料和方法13-15
- 二、结果15-18
- 三、典型病例18-20
- 四、讨论20-23
- 五、小结23-24
- 第二部分 钴铬棒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的应用研究24-36
- 前言24
- 一、材料和方法24-26
- 二、结果26-31
- 三、典型病例31-33
- 四、讨论33-35
- 五、小结35-36
- 综述一 脊柱畸形矢状面参数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36-42
- 综述二 特发性脊柱侧凸矢状面矫形的进展42-46
- 参考文献46-55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显球,黄绍贤,余斌,陈志军;广东省肇庆市城区幼儿脊柱侧凸普查及防治[J];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12期
本文关键词:全椎弓根螺钉及钴铬棒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153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