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5-31 20:03
前言 小儿麻醉苏醒时间较难掌握,尤其是短小手术,而气管插管及气管拔管又增加了麻醉风险。瑞芬太尼作为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其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特点为:起效迅速(~1min),作用消失迅速(5-10min),时效半衰期恒定(3min);非特异性酯酶代谢;调节剂量后药效迅速发生反应;排泄不受年龄、性别、体重及肝肾功能变化的影响,特别是瑞芬太尼儿童的药代学特点类似于成人。已有临床试验表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方法可应用于人工流产以及一些有创检查操作,苏醒迅速,缩短离院时间;也可用于短小手术避免插管拔管时的并发症。但保留自主呼吸小儿全麻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脑电双谱指数BIS值是目前被公认的反映大脑皮质功能状况的指标之一,可以监测麻醉深度,缩短苏醒时间。以往小儿麻醉多采用氯胺酮全麻,但常出现心血管、苏醒期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而BIS值作为监测手段,指导瑞芬太尼的用量国内外亦少有报道。不同年龄小儿在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中选择合适的瑞芬太尼剂量,既满足手术要求,又不引起呼吸抑制及血流动力学明显变化,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本临床研究拟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小儿眼科短...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异丙酚和羟丁酸钠用于低体重小儿腭裂修复术麻醉的临床比较[J]. 裴凌,许国忠,王俊科,盛卓人. 临床麻醉学杂志. 1998(02)
[2]阈下剂量氯胺酮与异丙酚并用的临床研究[J]. 刘宗民,贺柏林,宋运琴,靳冰. 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5(09)
本文编号:3208887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异丙酚和羟丁酸钠用于低体重小儿腭裂修复术麻醉的临床比较[J]. 裴凌,许国忠,王俊科,盛卓人. 临床麻醉学杂志. 1998(02)
[2]阈下剂量氯胺酮与异丙酚并用的临床研究[J]. 刘宗民,贺柏林,宋运琴,靳冰. 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5(09)
本文编号:3208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2088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