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菊饮加减治疗小儿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风热型的疗效观察
本文关键词:桑菊饮加减治疗小儿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风热型的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减少的一组综合征,其中感染是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见病因之一。针对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西医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予以抗感染同时配合使用升白细胞药物,但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许多抗感染的药物均具有粒细胞减少的副反应,故临床上治疗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如何在抗感染的同时提升中性粒细胞存在一定的困难。本研究旨在通过运用桑菊饮加减治疗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风热型的患儿,观察其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本实验为前瞻性实验,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风热型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的患儿均按照其年龄和体重予以相应剂量的肌苷片和维生素B6片口服,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桑菊饮为主方加减的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仅予以肌苷片和维生素B6片口服,疗程均为3天,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改善情况,评估桑菊饮加减治疗小儿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风热型的临床疗效。所有数据资料使用SPSS 18,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值小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P值大于0.05则被认为所检验的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果:1.病例可比性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总共收治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风热型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将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年龄分布情况以及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进行比较,经t检验,P值均大于0.05,两组治疗前在性别、年龄、年龄分布情况以及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入选病例符合实验方案及统计学分析要求,具有可比性。2.性别、年龄分布特点在这60例患儿中男性共有41例,女性共有19例,男女比例为2.16:1,年龄最小是10个月,最大13岁,平均年龄在7岁左右。两组患儿的年龄分布遍及婴儿、幼儿、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其中治疗组婴儿1例(3.33%),幼儿6例(20%),学龄前儿童6例(20%),学龄期儿童17例(56.67%),对照组婴儿2例(6.67%),幼儿4例(13.33%),学龄前儿童8例(26.67%),学龄期儿童16例(53.33%)。3.基础疾病分析上呼吸道感染9例(15%),登革热22例(36.66%),肺炎15例(25%),支气管炎13例(21.67%),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1.67%)。4.病原学分析登革热病毒16例,支原体12例,流感2例,腺病毒2例,登革热合并支原体6例,支原体合并流感2例,EB病毒感染1例,不明病原体19例。明确病毒感染21例(35%)、支原体感染12例(20%)、支原体合并病毒感染8例(13%)。5.两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经治疗后,治疗组中性粒细胞计数由(0.93±0.26)×109/L上升到(1.49±0.68)×109/L,对照组由(0.93±0.30)×109/L上升到(1.07±0.40)×109/L。经t检验,治疗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差值,即治疗后-治疗前,治疗组(0.56±0.68)×109/L,对照组(0.14±0.51)×109/L,两组差值经t检验,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经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有效率73.3%,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18例,有效率40%,经秩和检验,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的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比较经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由(25.13±6.16)分缓解至(8.60±5.97)分,对照组由(25.67±5.68)分缓解至(12.69±5.54)分,分别将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经t检验,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差值,即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16.53±7.10分,对照组13.07±6.23分,两组差值经t检验,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差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经秩和检验,P0.05,两组中医证候的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男女均可发病,以男性较为多见。2.继发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基础疾病多样,包括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登革热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3.诱发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原体多种多样,其中以病毒和支原体较为多见。4.桑菊饮加减治疗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风热型的患儿不仅能有效的提升中性粒细胞,有利于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回升,而且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小儿 病毒 支原体 风热型 桑菊饮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7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引言11-13
- 第一章 文献研究13-20
- 1.1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13-17
- 1.1.1 流行病学13
- 1.1.2 病因病机研究13-15
- 1.1.3 治疗15-17
- 1.2 中医研究概况17-20
- 1.2.1 病因病机研究17
- 1.2.2 辨证分型17
- 1.2.3 治疗17-20
- 第二章 临床研究20-27
- 2.1 研究目的20
- 2.2 研究对象20-21
- 2.2.1 病例来源20
- 2.2.2 诊断标准20
- 2.2.3 实验标准20-21
- 2.3 研究内容21-23
- 2.3.1 研究方法21-22
- 2.3.2观察项目及实验室指标22
- 2.3.3 疗效判定22
- 2.3.4 数据统计与分析22-23
- 2.4 研究结果23-27
- 2.4.1 一般资料分析23-24
- 2.4.2 基础疾病24
- 2.4.3 病原体分析24-25
- 2.4.4 疗效分析25-27
- 第三章 讨论27-33
- 3.1 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病特点的探讨27-29
- 3.1.1 流行病学27
- 3.1.2 基础疾病27-28
- 3.1.3 病原体分析28-29
- 3.2 疗效分析29-31
- 3.2.1 中性粒细胞的恢复情况分析29-30
- 3.2.2 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分析30-31
- 3.3 安全性分析31
- 3.4 展望31-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8
- 附录38-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居馨,王士贤,张富庚,张玉华;青蒿琥酯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乏氧杀伤和辐射增敏作用初探[J];癌症;2001年12期
2 刘勇;陈迪华;陈雪松;;升麻属植物的化学、药理与临床研究[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1年02期
3 崔淑范;翟佳佳;;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粒细胞减少症30例[J];河北中医;2010年09期
4 杨利;;加减桑菊饮治疗急性支气管炎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6年12期
5 卢芳国,朱应武,田道法,伍参荣,黄立中,唐晓梅;12个中药复方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武英,刘碧坚,千宝玉,武星;头孢呋辛致粒细胞缺乏症二例[J];临床误诊误治;2000年03期
7 张银娣;徐勤娥;刘小浩;王素琴;沈建平;尤丽芬;;黄芪苷升高白细胞及抗应激作用的研究[J];南京医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8 施荣山,朱芳,张文曦,邱召娟,朱萱萱;虎杖升麻升高白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9 刘永春;蔡闫闫;;升白细胞治疗方案对幼儿急疹并发粒细胞缺乏症效果观察[J];交通医学;2012年04期
10 彭碧苗;王启跃;徐秀余;;利巴韦林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15期
本文关键词:桑菊饮加减治疗小儿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风热型的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6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46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