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乙拉西坦、苯巴比妥、丙戊酸钠预防动物热性惊厥及惊厥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3 23:23
目的:通过三种不同剂量左乙拉西坦对热性惊厥预防作用的研究,找到合适剂量后对比研究左乙拉西坦、苯巴比妥、丙戊酸钠对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 FC)的预防作用及对反复热性惊厥大鼠的脑损伤有无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及其差异,从而为临床合理选用抗惊厥药物预防复杂性热性惊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采用热水浴升高大鼠体温的方法,制备反复热性惊厥大鼠的模型。分为左乙拉西坦组、苯巴比妥组、丙戊酸钠组、盐水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对前四组实行药物干预的同时,每两天使大鼠热性惊厥一次,观察大鼠对FC反应的改善情况;对反复惊厥后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学观察和血清NSE、S100B水平的检测以了解脑损伤的发生情况及三种药物各自有无保护作用,同时通过水迷宫试验了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情况。结果:1.惊厥潜伏期及惊厥持续时间:NS组惊厥潜伏期最短(272.0±61.4)s,PB组最长(328.0±62.1)s,NS组与LEV、PB、VPA、三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两两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B组惊厥时间最短(90.1±40.0)s...
【文章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各组惊厥潜伏期比较
各组惊厥潜伏期比较
。]、」(s)LEVP}弓VPA、S图2一1各组惊厥潜伏期比较 TableomParisonoflateneiesofFCofdifferentgrouP11。一e(s)l王 \PBVPANS图2一2各组惊厥持续时间比较 TabZeomParisonofdurationofFCofdifferentgrouP2.4惊厥级别(见表2一2、图2一3)从表2一2和图2一3中可以看出,各组惊厥严重程度以NS组最严重,与}_liV、PB、vI,八三组间分别比较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差异(扩一4.53一30.32,尸 <0.05)。三个药物二[预组之间比较,LEV组与l〕B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才一5.01,p<0.05),而LEv组与vl>A组之间差异却无显著性(尸一0.6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托吡酯对动物反复热性惊厥脑损伤的干预作用观察[J]. 李娟,黄志,陈琼,张晓萍. 重庆医学. 2007(20)
[2]1,6-二磷酸果糖对惊厥持续状态后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 洪思琦,蒋莉,张晓萍,陈琼.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6(06)
[3]单次癫发作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神经生化标志物的变化[J]. 周琴,李光乾.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20)
[4]三种抗惊厥药物预防动物热性惊厥的比较研究[J]. 黄志,李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6(02)
[5]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刘煜敏,严国山,洪艳,章军建.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04)
[6]热性惊厥患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J]. 施旭来,李光乾,汤行录,叶秀云,陈翔,林忠东,胡鸿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4(12)
[7]热性惊厥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及髓鞘碱性蛋白的测定[J]. 李光乾,林忠东,叶秀云,施旭来,焦颖,胡鸿文.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04)
[8]NSE、MBP对重型脑外伤的临床评估[J]. 李宁,沈建康,胡秉诚,蔡瑜.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4(03)
[9]纳洛酮对反复热惊厥脑损伤的干预作用[J]. 单英,秦炯,常杏芝,杨志仙. 中华儿科杂志. 2004(04)
[10]幼年大鼠反复热性惊厥对惊厥易感性的远期影响[J]. 常杏芝,秦炯,游石琼,吴希如. 中华儿科杂志. 2004(03)
本文编号:3474537
【文章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各组惊厥潜伏期比较
各组惊厥潜伏期比较
。]、」(s)LEVP}弓VPA、S图2一1各组惊厥潜伏期比较 TableomParisonoflateneiesofFCofdifferentgrouP11。一e(s)l王 \PBVPANS图2一2各组惊厥持续时间比较 TabZeomParisonofdurationofFCofdifferentgrouP2.4惊厥级别(见表2一2、图2一3)从表2一2和图2一3中可以看出,各组惊厥严重程度以NS组最严重,与}_liV、PB、vI,八三组间分别比较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差异(扩一4.53一30.32,尸 <0.05)。三个药物二[预组之间比较,LEV组与l〕B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才一5.01,p<0.05),而LEv组与vl>A组之间差异却无显著性(尸一0.6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托吡酯对动物反复热性惊厥脑损伤的干预作用观察[J]. 李娟,黄志,陈琼,张晓萍. 重庆医学. 2007(20)
[2]1,6-二磷酸果糖对惊厥持续状态后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 洪思琦,蒋莉,张晓萍,陈琼.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6(06)
[3]单次癫发作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神经生化标志物的变化[J]. 周琴,李光乾.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20)
[4]三种抗惊厥药物预防动物热性惊厥的比较研究[J]. 黄志,李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6(02)
[5]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刘煜敏,严国山,洪艳,章军建.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04)
[6]热性惊厥患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J]. 施旭来,李光乾,汤行录,叶秀云,陈翔,林忠东,胡鸿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4(12)
[7]热性惊厥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及髓鞘碱性蛋白的测定[J]. 李光乾,林忠东,叶秀云,施旭来,焦颖,胡鸿文.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04)
[8]NSE、MBP对重型脑外伤的临床评估[J]. 李宁,沈建康,胡秉诚,蔡瑜.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4(03)
[9]纳洛酮对反复热惊厥脑损伤的干预作用[J]. 单英,秦炯,常杏芝,杨志仙. 中华儿科杂志. 2004(04)
[10]幼年大鼠反复热性惊厥对惊厥易感性的远期影响[J]. 常杏芝,秦炯,游石琼,吴希如. 中华儿科杂志. 2004(03)
本文编号:3474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47453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