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儿童忽视对儿童性早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1 06:56
  目的:通过比较儿童性早熟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儿童忽视方面的差异,了解儿童在身体、情感、教育、安全、社会层面的忽视对儿童性早熟的影响。提出通过减少儿童忽视,为预防儿童性早熟的发生和发展提供建议与对策。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某两个医院在小儿内分泌科911岁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的且居住在城市的184名儿童作为病例组,按照性别年龄匹配的184名正常且居住城市在相同医院检查为健康的儿童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儿童一般资料和中国城市911岁儿童忽视常模评价量表。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的的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1.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在一般资料中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2.病例组和对照组在身体忽视、情感忽视、教育忽视、安全忽视、社会忽视的具体选项得分差异上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在身体忽视、情感忽视、教育忽视、社会忽视总分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4.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儿童忽视选项的logistic归因分析中显示:儿...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性早熟研究背景
        1.1.1 性早熟定义和分类
        1.1.2 性早熟国内外现况
        1.1.3 性早熟的病因
        1.1.4 性早熟的危害
    1.2 儿童忽视研究背景
        1.2.1 儿童忽视的概念
        1.2.2 儿童忽视的分类
        1.2.3 儿童忽视的国内外现状
        1.2.4 儿童忽视的危险因素
        1.2.5 儿童忽视的危害
    1.3 研究背景小结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路线图
4 研究对象
    4.1 纳入标准
    4.2 排除标准
    4.3 样本量计算
5 研究方法
    5.1 文献研究法
    5.2 专家咨询法
    5.3 问卷调查方法
    5.4 数理统计法
6 研究结果
    6.1 两组儿童性别年龄比较
    6.2 两组儿童一般家庭情况比较
    6.3 两组身体忽视得分情况比较
    6.4 两组情感忽视得分情况比较
    6.5 两组教育忽视得分情况比较
    6.6 两组安全忽视得分情况比较
    6.7 两组社会忽视得分情况比较
    6.8 两组儿童忽视得分情况比较
    6.9 儿童性早熟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7 讨论
    7.1 父母亲陪伴与性早熟的关系
    7.2 身体忽视与性早熟关系
    7.3 情感忽视与性早熟关系
    7.4 教育忽视与性早熟关系
    7.5 医疗忽视与性早熟关系
    7.6 社会忽视与性早熟关系
    7.7 本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8 建议与对策
    8.1 儿童忽视对性早熟影响的现状分析
    8.2 减少儿童忽视对性早熟影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8.3 儿童忽视对性早熟影响的对策
        8.3.1 开展家庭访视服务
        8.3.2 加强父母的健康及家庭教育
        8.3.3 鼓励父母的陪伴及沟通
        8.3.4 增加社会支持
        8.3.5 扩大媒体传播
        8.3.6 建立儿童忽视专门的机构和组织
        8.3.7 制定防止儿童忽视的公共卫生政策
        8.3.8 加快儿童忽视的立法
    8.4 对策实施中的方法和经验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东省某农村小学生情感忽视的调查研究[J]. 吕林景,陈晶琦,赵晓侠.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05)
[2]月经初潮年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荣荷花,毛红芳,王海鸣,曹敏.  中国妇幼保健. 2018(17)
[3]镇江市城区4~10岁儿童性早熟发育的现状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 冯凡,曹卫平,白玲,林方方,许文林.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8(06)
[4]被虐待与忽视儿童保护: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 柯洋华,程子非.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8(02)
[5]儿童意外死亡和伤害的研究进展[J]. 顾宇静.  中国妇幼保健. 2018(05)
[6]儿童性早熟与生活方式及家族因素相关性分析[J]. 徐璟,陈亚楠,楼正渊,李文幸,胡咏菡,施长春.  中国学校卫生. 2017(06)
[7]影响女童发生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相关因素分析[J]. 赵志红,迟亚松,彭富栋,孙志刚.  中国妇幼保健. 2017(09)
[8]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对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影响[J]. 刘月影,马亚萍,金祉延,程灶火,倪宏,徐庄剑.  中国学校卫生. 2016(09)
[9]儿童性早熟与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 杨挺,王明欢.  中国妇幼保健. 2016(07)
[10]中国城市儿童性早熟现状的调查研究[J]. 朱迪卿,朱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01)

博士论文
[1]儿童特发性性早熟环境危险因素及其身心发育分离研究[D]. 邓芳.安徽医科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忽视儿童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D]. 张舒婷.苏州大学 2018
[2]儿童青春早期心理应激与青春发动时相的关系研究[D]. 刘舒丹.重庆医科大学 2017
[3]儿童青春早期家庭结构不良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关系研究[D]. 罗燕.重庆医科大学 2016
[4]早期应激影响青少年抑郁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D]. 谢姝.华中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09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509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7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