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溶血危象临床特点的相关分析及LDH、sTfR在急性溶血性贫血意义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2-01-08 15:52
  目的:以临床分析为基础,总结急性溶血性贫血(简称急性溶贫)特别是溶血危象的特征,为“溶血危象”诊断提供临床依据;同时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Iactic dehydrogenase,LDH)及可溶性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oluable transferritin receptor,sTfR)在急性溶贫诊断中意义。 方法:对1999年3月至2006年3月年来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科所收治83例急性溶贫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等情况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总结防治中的体会,重点是根据以往专家所提出有关溶血危象的概念中所涉及的各种表现,分析这些表现在不同类型急性溶贫的发生情况并对其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同时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酶标比色法测定32例患儿血清LDH活性水平及按ELISA方法检测31例不同类型溶贫患者血清sTfR的变化。 结果:1.急性溶贫患儿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为2.2∶1;各年龄组及每月均有发病,春季发病最多;病因以红细胞G6PD缺乏症居首位(32.53%),其次为各种诱因致地中海贫血溶血急性加剧(31.33%);主要诱因是服用蚕豆或呼吸道感染;临床以中...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一) 病人一般资料
    (二) 仪器和试剂
    (三) 血清sTfR检测
    (四)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一) 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一般特点
    (二) 溶血危象的临床特点
    (三) 急性溶血性贫血血清LDH的变化
    (四) 急性溶血性贫血血清sTfR的变化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相关综述
附录 83例溶贫临床资料
致谢
已经发表的综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儿缺铁性贫血与两种铁参数相关性研究[J]. 官之芬,郝贤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06)
[2]溶血对血浆酶活性测定的影响[J]. 方文,刘仁贵.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5(05)
[3]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对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诊断评价[J]. 王捷荣,邹典定.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05)
[4]缺铁合并感染儿童铁剂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及转铁蛋白的变化[J]. 李白恩,陈慧琴,高红,张琦,胡斌飞,郭红苗.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04)
[5]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及转铁蛋白在儿童缺铁性贫血合并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 李白恩,朱春,陈慧琴,张琦,胡斌飞,郭红苗.  江西医药. 2005(02)
[6]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LDH及IL-12检测的临床意义[J]. 陆益龙,徐生祥,巴荣,朱彦.  临床检验杂志. 2005(01)
[7]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缺铁性贫血和慢性病贫血诊断中的意义[J]. 农少云,韦永强.  右江医学. 2005(01)
[8]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2例[J]. 董莉,杨国元,虞咏知,黄知平.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4(05)
[9]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液MCV、MCH、RDW及红细胞脆性试验的探讨[J]. 陈加力,区丽群.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4(04)
[10]39例Coombs试验阳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分析[J]. 胡进林,陈烨.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4(02)



本文编号:3576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576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a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