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高频振荡通气序贯不同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12 14:22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序贯不同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RDS早产儿临床资料,最终纳入123例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取的无创通气模式分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组(59例)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组(64例)。对比两组1周撤机成功率、再插管率、无创通气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变化。结果①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组1周撤机成功率高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组,而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组再插管率、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则小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组(P<0.05);②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组(P<0.05);③治疗后,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组患儿血氧分压值显著高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组,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则小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组(P<0.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研究指标
        1.4.1 临床指标
        1.4.2 动脉血气指标
        1.4.3 炎症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2.3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2.4 两组血清HMGB1、TGF-β1指标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早产儿RDS撤机后不同模式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研究[J]. 丁斐,张文雅,赵育弘,王涛,张晶玲,王杨,薄涛,武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9(12)
[2]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和miR-21表达的影响[J]. 邓云森,钟媛珊,蓝丽,李盛强,陈秋燕.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9(05)
[3]血清HMGB1水平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评估的价值[J]. 涂菊,彭海燕.  检验医学. 2019(07)
[4]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患儿CC16、KL-6水平的影响[J]. 原静,李书芳,李亚菲,郎元法,王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9(05)
[5]高频振荡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较分析[J]. 廖沛光,伍静.  临床急诊杂志. 2019(03)
[6]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徐莉,侯立功,王江涛,徐发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01)
[7]晚期早产儿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氧疗的临床效果研究[J]. 周秀莲,付晓辉,张健.  中国医刊. 2018(08)
[8]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 吴学科.  广西医学. 2018(05)
[9]两种无创正压给氧方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血气指标及疗效影响的比较[J]. 黄玮,许东宝,吴超华,汪浩文,祝选姣,胡海英.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1)
[10]BMP-7、TGF-β1在新生儿呼吸窘迫患儿中的检测价值[J]. 张立生,崔凯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12)



本文编号:3659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659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d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