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义乌市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干预项目效果评估

发布时间:2017-05-21 08:29

  本文关键词:义乌市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干预项目效果评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研究背景浙江省于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经过30多年的努力,全省免疫规划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多数疫苗针对性疾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随着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内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的流动儿童数量也不断增加。由于流动儿童及其监护人自身卫生意识单薄、生活状况较差以及原有免疫规划服务模式的不足,流动儿童接种率偏低,已经成为当前免疫规划的难点和重点。义乌市行政区域面积1105平方公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市下辖13个乡镇。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为213万,其中流动人口达到139万(流动人口比例达到65%)。义乌市共有13家预防接种门,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均实行按日或按周接种服务形式,全市有免疫规划专职人员83名。2000年和2003年义乌市曾开展7岁以下儿童疫苗接种率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麻疹疫苗初免接种率低于本地儿童约10%,其他疫苗和基础免疫的五苗全程接种率均90%。2011年起,义乌市作为卫生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外来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管理策略与服务模式研究”项目的研究现场,组织开展了基线调查和项目干预活动,以提高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水平。本研究旨在分析义乌市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现状,了解辖区内流动儿童及其监护人基本特征,从供方和需方两个角度评价影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和管理质量的因素,评价义乌市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2.材料与方法2.1资料来源2.1.1免疫规划监测资料流动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来源于浙江省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2005年建立并覆盖全省),人口资料来源于义乌市公安局。2.1.2定量调查资料2011年9月和2014年6月各组织开展2轮的流动儿童免疫预防接种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流动儿童及监护人人口社会学特征;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监护人知信行(KAP);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服务需求、利用和满意度等。2.2研究对象流动儿童定义的空间范围是从外省和本省外县(市、区)流动,时间跨度是连续居住3个月及以上。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包括义乌市1-4周岁流动儿童及其监护人,即现居住地在义乌市且至少连续居住3个月以上,但户籍不是义乌市的1-4岁儿童及其监护人。2.3干预措施项目干预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健全管理,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和改进服务五大方面。2.4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常规监测资料用Excel 2010进行汇总分析。定量调查问卷统一编码,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向后逐步回归法),以粗比值比(Crude Odds Ratio, COR)和调整比值比(Adjusted Odds Ratio, AOR),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和P值作为分析指标。采用干预前后对比分析方法,评价干预措施实施后的效果:1)流动儿童预防接种证持证率和预防接种建卡率;2)流动儿童一类疫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3)流动儿童部分二类疫苗接种率(仅干预后调查);4)流动儿童监护人免疫规划知识、态度和行为方式;5)流动儿童监护人各项预防接种服务利用率;6)流动儿童监护人对各类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以流动儿童及其监护人人口学特征,流动儿童监护人免疫规划知识、态度和行为方式、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利用情况、满意度等为自变量,分析影响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周岁内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满2周岁儿童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部分二类疫苗接种率的危险因素。3.结果3.1干预前后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相关指标变化流动儿童在我省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内的建卡率从干预前的87.4%上升至干预后的91.9%,流动儿童建证率从干预前的90.9%上升至干预后的95.6%;流动儿童周岁内疫苗单苗基础免疫接种率从干预前的85.0%-91.4%上升至干预后的94.2%-99.3%,周岁内6苗12剂次的全程接种率从干预前的71.5%上升至干预后的88.6%,2周岁内8苗16剂次从干预前的42.2%上升至干预后的80.5%;干预后满周岁流动儿童3剂次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接种率仅为10.4%,27.7%的儿童完成了1剂次轮状病毒疫苗,满2周岁流动儿童4剂次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接种率仅为5.8%,1剂次水痘疫苗(VarV)接种率为74.5%;干预后7个免疫规划认知指标中有5项指标回答正确率均在90%以上,8个态度方面指标中7项指标回答正确率均在90%以上,4个行为方面指标中良好行为率均在90%以上;流动儿童在迁居义乌市后3个月内收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或建卡通知比例上升了47.8%,通过短信、电话等现代通讯方式开展预约通知的比例也从干预前不足10%分别上升到了85.2%和36.9%;觉得预防接种门诊环境好、秩序好的人数比例在干预后分别上升了50.0%和57.1%,干预后认为医生服务态度好、技术好、以及获得与本地儿童相同的预防接种服务的流动儿童监护人比例比干预前分别上升45.9%、68.4%和58.5%。3.2干预后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及部分二类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分析流动儿童周岁内“6苗12剂次”全程接种率与监护人文化程度、最近一次连续居住时间、是否愿意采纳同乡有关预防接种建议、收到当地预防接种通知的时间间隔、是否预约下次接种时间、家到接种门诊需要的时间以及接种医生服务态度等7个因素有关。流动儿童2周岁内“9苗17剂次”全程接种率与监护人年龄、日工作时间、户籍类型、文化程度,儿童出生场所、累计居住时间、时间冲突情况下是否优先考虑接种疫苗、收到预防接种接种时间间隔、每次接种等待时间等因素有关。二类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包括监护人年龄、家庭儿童总数、累计居住时间、户籍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监护人对二类疫苗价格承受度力、预防接种宣传知识关注度、家到接种门诊所需时间、医生服务态度等。4.结论义乌市针对辖区内流动儿童及其监护人的社会特点以及当地实际情况,实施以“政策支持,健全管理,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和改进服务”五个方面的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干预后适龄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和建证(卡)率都有明显改善,流动儿童监护人对免疫规划政策和疫苗知识的知晓率,信念和行为也有明显改善和提升,流动儿童及其监护人对预防接种服务的利用率和满意度也较基线调查有明显改善,干预措施实施效果明显而且逐渐融入义乌市免疫规划整体管理范畴,能发挥了长效机制,这一经验值得在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密集的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干预措施 效果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86
【目录】:
  • 致谢4-5
  • 中文摘要5-9
  • Abstract9-14
  • 1 背景14-18
  • 2 材料与方法18-25
  • 3 结果25-43
  • 4 讨论43-52
  • 5 本研究局限性52-53
  • 6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58-66
  • 综述66-76
  • 参考文献72-76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早;流动人口与计划免疫管理(综述)[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1997年03期

2 胡昱;徐旭卿;凌罗亚;何寒青;符剑;;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利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疾病监测;2007年09期

3 张志兰;徐红;陶长余;;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年05期

4 吴振明;;2008~2012年北京市大兴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J];首都公共卫生;2013年05期

5 严有望;我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8年05期

6 张春瑜,袁长海;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管理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年06期

7 孙美平,刘大卫,刘爱华,刘东磊,范晨阳,苗良,卢莉,张雪春;北京市外来人口聚集地儿童免疫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计划免疫;2002年02期

8 胡昱;陈恩富;戚小华;李倩;陈雅萍;章鑫培;沈玉华;陈耀荣;;流动儿童监护人免疫规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年04期

9 陈立凌,邵梦篪,蔡平;苏州市1994~1999年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年01期

10 赵艳荣;何寒青;陈恩富;李倩;凌罗亚;;浙江省麻疹流行特征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义乌市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干预项目效果评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3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83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6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