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辛开苦降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02 02:23
目的:观察基于“辛开苦降法”运用芩夏清肺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转化情况。方法:将符合筛选标准的8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口服芩夏清肺汤,对照组同时口服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单项症状及体征、完全退热时间、血清肺炎支原体肺炎特异性IgM抗体和胸部X线的改变情况。研究数据应用SPSS24.0进行分析。结果:疾病愈显率,观察组为90.00%,优于对照组的72.50%(P<0.05)。中医证候愈显率,观察组为90.00%,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7d,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主症积分和中医次症积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主症积分和中医次症积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咳嗽、咯痰黄稠或喉间痰鸣、气喘鼻煽、有汗、咽红肿、纳呆、便秘和肺部体征,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
1.1 概述
1.2 发病机制
1.3 诊断方法
1.4 治疗措施
2 祖国医学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
2.1 基本认识
2.2 发病特点
2.3 治法方药
研究方法
1 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治疗方案
2.1 西医基础治疗
2.2 观察组治疗方案
2.3 对照组治疗方案
3 有效性评价
3.1 观察指标
3.2 症状及体征分级量化评价标准
3.3 病情程度量化评价标准
3.4 疗效评价标准
4 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1.1 人口学资料
1.2 病情和病程
2 两组疗效比较
2.1 疾病疗效
2.2 中医证候疗效
3 两组完全退热时间比较
4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4.1 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4.2 两组中医主症积分比较
4.3 两组中医次症积分比较
5 两组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
5.1 两组治疗7天症状及体征比较
5.2 两组治疗14天症状及体征比较
6 两组血清MP-IgM转阴情况比较
7 依从性情况
8 安全性情况
讨论
1 立法分析
2 方药分析
2.1 立方选药
2.2 药物特点
2.3 全方作用
3 对照组分析
4 临床设计及疗效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849906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
1.1 概述
1.2 发病机制
1.3 诊断方法
1.4 治疗措施
2 祖国医学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
2.1 基本认识
2.2 发病特点
2.3 治法方药
研究方法
1 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治疗方案
2.1 西医基础治疗
2.2 观察组治疗方案
2.3 对照组治疗方案
3 有效性评价
3.1 观察指标
3.2 症状及体征分级量化评价标准
3.3 病情程度量化评价标准
3.4 疗效评价标准
4 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1.1 人口学资料
1.2 病情和病程
2 两组疗效比较
2.1 疾病疗效
2.2 中医证候疗效
3 两组完全退热时间比较
4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4.1 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4.2 两组中医主症积分比较
4.3 两组中医次症积分比较
5 两组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
5.1 两组治疗7天症状及体征比较
5.2 两组治疗14天症状及体征比较
6 两组血清MP-IgM转阴情况比较
7 依从性情况
8 安全性情况
讨论
1 立法分析
2 方药分析
2.1 立方选药
2.2 药物特点
2.3 全方作用
3 对照组分析
4 临床设计及疗效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849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8499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