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特征
发布时间:2025-02-15 09:54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暴发性心肌炎组急性期、恢复期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的细胞因子的变化,同时分析两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预后等多方面特点,为暴发性心肌炎病情的早期评估及预后判断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从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首次确诊暴发性心肌炎(FMC)共42例,收集同时期急性心肌炎(非暴发性、NFC)患儿共65例(完善细胞因子检测),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将FMC组发病初期(3天内)细胞因子(包括IL-2、IL-4、IL-6、IL-10、TNF、IFN-γ)水平与治疗(1周)后细胞因子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并与NFC组发病初期(3天内)细胞因子进行对比,同时对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发病季节、初发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治疗、预后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1.细胞因子:FMC组急性期IL-2、IL-6、IL-10平均值分别为7.21±7.58pg/ml、134.63±400.89pg/ml、37.75±65.59pg/ml 相比较缓解期平均值 4.34±7.51pg/ml、13.58±19.43pg/ml、6.67±7.47p...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1 引言
2 研究对象
2.1 收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病例资料
3 方法
3.1 实验检验方法
3.2 主要指标正常值参考范围
3.3 临床特点
3.4 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4 结果
4.1 实验室检查
4.2 特检
4.3 临床特点
4.4 治疗与转归
5 讨论
5.1 细胞因子
5.2 实验室检查
5.3 特检
5.4 临床表现
5.5 治疗与转归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4034122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1 引言
2 研究对象
2.1 收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病例资料
3 方法
3.1 实验检验方法
3.2 主要指标正常值参考范围
3.3 临床特点
3.4 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4 结果
4.1 实验室检查
4.2 特检
4.3 临床特点
4.4 治疗与转归
5 讨论
5.1 细胞因子
5.2 实验室检查
5.3 特检
5.4 临床表现
5.5 治疗与转归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4034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4034122.html
上一篇:生后早期血液学参数预测早产儿有血流动力学意义动脉导管未闭的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