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影响新生儿骨代谢相关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10 08:14

  本文关键词:影响新生儿骨代谢相关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95例新生儿的25羟维生素D (25 Hydroxy Vitamin D, 25-(OH)VD)、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降钙素(Calcitonin,CT)、骨钙素(Bone gamma-carboxyglutamic-acid-containing proteins, BGP)、和超声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了解新生儿骨代谢相关激素的水平与超声骨密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住院治疗的的新生儿,严格按照纳入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9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性别、出生体重、母亲孕期有无规律补充维生素D进行分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25羟维生素D、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旁腺素、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降钙素及骨钙素,超声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对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出生时情况,母亲孕期补充维生素D情况,生活方式,疾病史及母亲妊娠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新生儿血清25-(OH) VD平均值为17.4777±8.08909ng/ml。早产儿组(15.8886±8.08909ng/ml)与足月儿组(19.2433±8.37038 ng/ml)、母亲孕期规律补充维生素D组(19.626±9.38845ng/ml)与未规律补充组(15.4093±6.54817ng/ml)进行均数比较,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诊断标准,在95例新生儿中,维生素D正常者仅有3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1.58%,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2.新生儿超声骨密度平均值为2832.96±187.070m/s。早产儿组(2775.12±196.410m/s)与足月儿组(2897.22±154.196m/s)、出生体重2500g组(2752.09±182.256m/s)与出生体重≥2500g组(2899.83±164.539m/s)、母亲孕期规律补充维生素D组(2880.26±165.012m/s)与未规律补充维生素D组(2780.40±197.665m/s)进行均数比较,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儿童超声骨密度水平诊断标准,95例新生儿中骨密度健康者仅18人,占本次新生儿调查人数的18.95%。3.新生儿PTH平均值为101.9180±69.88312pg/ml 。早产儿组(115.5848±78.84175pg/ml)与足月儿组(86.7327±55.34238pg/ml)、出生体重2500g组(131.4926±81.52461pg/ml)与出生体重≥2500g组(77.4621±46.69662)、母亲孕期规律补充维生素D组(87.5268±52.01261pg/ml)与未规律补充维生素D组(117.9082±83.20861)进行均数比较,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新生儿CT平均值为11.1666±7.44535pg/ml.早产儿组(9.7436±6.84857pg/ml)与足月儿组(12.7478±7.83166pg/ml)、出生体重2500g组(9.1260±5.83010 pg/ml)与出生体重≥2500g组(12.8540±8.3197pg/ml)均数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新生儿BGP平均值为84.5135±28.29934ng/ml。早产儿组(76.9540±30.78589ng/ml)与足月儿组(92.9129±22.76727ng/ml)、出生体重2500g组(74.0984±24.28356ng/ml)与出生体重≥2500g 组(93.1260±28.69435g/ml)均数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新生儿血清25-(OH)VD、PTH、CT、BGP与BMD的相关性分析显示,25-(OH)VD与BMD有相关性,r=0.279、P=0.006,25-(OH) VD与BMD呈正相关。[结论]1.95例研究对象中,65例(68.4%)新生儿存在维生素D缺乏、77例(81.1%)新生儿存在骨密度降低,且胎龄越小,维生素D、骨密度值越低;出生体重越小,骨密度值越低。2.母亲孕期规律补充维生素D能有效提高新生儿维生素D、骨密度水平,降低PTH水平。3.新生儿PTH、CT、BGP与胎龄、出生体重有关,胎龄、出生体重越小,PTH越高,CT、BGP则越低。4.新生儿BMD与25-(OH)VD呈正相关关系,与PTH、CT、BGP无相关性。
【关键词】:新生儿 25羟维生素D 骨密度 骨钙素 甲状旁腺素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22.1
【目录】:
  •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前言11-13
  • 材料与方法13-19
  • 结果19-28
  • 讨论28-37
  • 结论37-38
  • 展望38-39
  • 参考文献39-43
  • 附录143-44
  • 附录244-45
  • 综述45-51
  • 参考文献48-51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51-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红;6例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治体会[J];儿科药学杂志;2003年04期

2 黄小红,李军;新生儿先天性左膈肌缺损1例[J];现代临床医学;2005年02期

3 于勇;;新生儿科感染管理与控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年06期

4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1987年01期

5 ;新生儿科研研讨会预告通知[J];新生儿科杂志;1988年06期

6 秦振庭;;如何踏步新生儿学科研究[J];新生儿科杂志;1991年02期

7 ;全国围产新生儿协作队伍学科及成果[J];新生儿科杂志;1995年05期

8 张冠南,冉琴;院内死亡新生儿74例临床分析[J];成都医药;1996年01期

9 张存贵,李晓军,吕刚,邬俊峰;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致胃穿孔一例[J];包头医学;1997年03期

10 吴惠兰;汪建伟;;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万红;王健怡;李敏;庄晓岚;杜洪蓉;;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特点及急诊处理[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陈安;陈理华;杜靖;吴苔;郑季彦;潘佳容;余颖芳;;512例腹胀新生儿临床分析[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3 杨江帆;许月珍;刘霞;崔蒙;吴展;杨戎威;李萍;李炜;何缦;沈洁芳;李英龙;;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监测与干预研究[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谢绛凝;;机械通气新生儿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与防治[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马琳;;新生儿出血性斑疹的鉴别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张新钢;杨一晖;张建丽;张永波;寇翠萍;毛爱月;许会卿;;新生儿声音嘶哑的病因学分析[A];2012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利红;;新生儿重点陪护人员手卫生监测[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全国急危重症与救援医学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8 文琼仙;;新生儿科整体护理模式研究与应用[A];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9 孙柏平;俞建根;马良龙;朱雄凯;;新生儿胃穿孔并膈疝1例[A];2012年浙江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心胸外科学组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先天性心脏病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王利;;新生儿科护士与患儿家属沟通策略[A];2008年中国岭南护理学术讲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 李然;新生儿脑病用核磁鉴别[N];健康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唐梨邋实习生 杨景鹏;用爱心守护新生儿[N];焦作日报;2007年

3 记者 张妍 通讯员 彭程;深圳新生儿密度全国第一[N];深圳商报;2012年

4 记者 闫s,

本文编号:437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437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5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