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痉挛型)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痉挛型)的临床与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痉挛型)的治疗,与单纯康复训练组进行对比,观察比较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产生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试验设计方法,纳入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医院儿童神经内科住院病人9个月~5周岁之间大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体疗训练师、疗效评估人员及患儿家属不清楚本课题的分组。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肌张力、肌力、关节活动度的评定。主要予以针刺结合Bobath法为主的康复训练治疗,3个月为1个大疗程,进行为2个大疗程的治疗,为期6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1个大疗程,治疗后第2个大疗程的变化情况,进行前后对照。 结果:1.本研究治疗组及对照组痉挛型脑瘫患儿各30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治疗前的GMFM评估总分、肌张力、肌力评估等级及其关节活动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2.两种治疗方法组内两两对比上,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均能提高患儿粗大运动发育水平,改善患儿痉挛程度;通过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个大疗程,治疗后第2个大疗程的GMFM总分、关节活动度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而肌张力、肌力的组间比较上,,显示治疗组对改善痉挛程度远期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个大疗程,治疗后第2个大疗程比较,其肌张力、肌力在短期治疗后无明显差异性,提示短期康复治疗后虽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有所提高,但其痉挛程度仍明显落后于正常同龄儿水平,需坚持长期康复治疗,进一步改善痉挛程度,促进大运动发育逐渐提高,以期与正常运动功能更加接近。
【关键词】:针刺 痉挛型脑瘫 粗大运动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4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英文缩略语11-12
- 前言12-14
- 上篇 文献研究14-33
- 1 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及诊断条件14-15
- 1.1 定义14
- 1.2 临床分型14
- 1.3 按瘫痪部位分型14
- 1.4 诊断条件14-15
- 2 脑性瘫痪的病因病理15-20
- 2.1 病因15-18
- 2.1.1 产前因素15-16
- 2.1.2 产时因素16-17
- 2.1.3 产后因素17-18
- 2.1.4 尚未明确因素18
- 2.2 病理18-20
- 2.2.1 脑损伤18-19
- 2.2.2 脑发育异常19-20
- 3 脑性瘫痪的患病率20
- 4 中医对脑性瘫痪的认识及病因病机20-22
- 4.1 中医对脑瘫的认识20-21
- 4.2 中医的病因病机21-22
- 5 脑性瘫痪的治疗22-29
- 5.1 现代医学疗法22-26
- 5.1.1 物理治疗22-23
- 5.1.2 语言治疗23
- 5.1.3 作业治疗23
- 5.1.4 肉毒毒素治疗23-24
- 5.1.5 矫形器治疗24
- 5.1.6 干细胞移植治疗24-25
- 5.1.7 药物治疗25
- 5.1.8 感觉统合治疗25
- 5.1.9 音乐疗法25-26
- 5.1.10 外科手术治疗26
- 5.2 传统医学疗法26-29
- 5.2.1 针刺疗法26-28
- 5.2.2 推拿疗法28
- 5.2.3 中药浴疗法28-29
- 5.3 综合疗法29
- 6 脑性瘫痪的评估29-33
- 6.1 一般的评价指标29-31
- 6.1.1 肌张力29-30
- 6.1.2 肌力30
- 6.1.3 关节活动度30
- 6.1.4 精细运动30
- 6.1.5 重要反射30-31
- 6.1.6 其他31
- 6.2 粗大运动评估31-33
- 6.2.1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测试(GMFM)的一般特点31-32
- 6.2.2 GMFM88 量表的组成32
- 6.2.3 评分标准32
- 6.2.4 评分结果计算方法32-33
- 中篇 临床研究33-43
- 1 研究内容和目的33
- 2 研究对象33-35
- 2.1 研究对象的来源33
- 2.2 脑性瘫痪的诊断及分型标准33-34
- 2.3 病例选择34-35
- 2.3.1 纳入标准34
- 2.3.2 排除标准34
- 2.3.3 剔除及脱落标准34-35
- 2.3.4 病例分组及治疗35
- 3 观察内容与方法35
- 4 临床疗效评定指标35-37
- 4.1 GMFM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 88 项评估表35-36
- 4.1.1 GMFM 评定方法36
- 4.1.2 GMFM 疗效评定标准36
- 4.2 肌张力的评定36
- 4.2.1 肌张力评定方法36
- 4.2.2 肌张力疗效判定标准36
- 4.3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36-37
- 4.3.1 评定方法37
- 4.3.2 疗效评定标准37
- 4.4 肌力的评定37
- 4.4.1 评定分级标准37
- 4.4.2 疗效评价标准37
- 5 统计学处理37-38
- 6 结果与分析38-42
- 6.1 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基线分析38
- 6.2 临床资料38
- 6.3 研究结果38-42
- 6.3.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粗大运动功能治疗前后疗效比较38-40
- 6.3.2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Ashworth 肌张力”比较40
- 6.3.3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内收肌角”比较40-41
- 6.3.4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乆窝角”比较41
- 6.3.5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足背屈角”比较41-42
- 6.3.6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肌力”比较42
- 7 病例脱落分析42
- 8 不良反应观察42-43
- 下篇 讨论43-52
- 1 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提高的意义43-44
- 2 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作用机理44-48
- 2.1 实验研究方面44-46
- 2.2 临床研究方面46-48
- 2.3 小结48
- 3 关于本研究的取穴48-50
- 4 本样本研究不足之处50-51
- 4.1 样本选择50-51
- 4.2 方案制定51
- 4.3 混杂因素51
- 5 今后的研究思路51-52
- 结语52-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64
- 附图64-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振寰,马美美,潘佩光,李玉秀;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模式的探讨——附三结合康复模式治疗脑性瘫痪患儿10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2 刘振寰;潘佩光;祁岩超;赵勇;柴铁劬;唐纯志;王琴玉;杨君军;林锦泉;;通督醒神针刺法对脑性瘫痪幼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1期
3 李艳;韦丽仁;;小儿脑瘫的病因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09期
4 王太梅,李松,赵凤临,洪世欣,林庆;早产儿脑性瘫痪婴儿期症状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年04期
5 袁海斌,成连英,姚正雄,陈乐云,黄笑,张国勋,王利;湘潭地区小儿脑性瘫痪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年05期
6 谭万慈;;综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50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年02期
7 张贵锋;赖新生;唐纯志;杨君军;王淑侠;单保慈;曾统军;黄泳;;针刺外关穴中枢激活效应的PET脑功能成像研究[J];广东医学;2009年01期
8 刘卫民;袁海斌;王波;;靳三针对小儿脑瘫脑血流的影响[J];光明中医;2007年08期
9 刘欣,张长杰;小儿脑瘫的研究近况[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4年04期
10 李志林;刘振寰;;音乐治疗对脑瘫患儿行为与情绪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痉挛型)的临床与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2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47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