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无创辅助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5 06:18
本文关键词:三种无创辅助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分别与鼻式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加温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正压通气(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r,HHFNC)、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三种无创辅助通气方式相结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wborns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01月至2014年10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孕周34周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7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鼻式间歇正压通气组(NIPPV组,24例)、加温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正压通气(HHFNC组,26例)、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27例),分别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后,实施NIPPV、HHFNC和NCPAP干预。以患儿开始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前时刻为0时,记录三组患儿0时、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支持后12、24、48小时的Pa CO2、Pa O2、Pa O2/Fi O2、a/APO2、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呼吸暂停次数、重新气管插管再次用药次数、改有创通气情况、并发症、开奶时间、住院天数、费用。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实验数据来自正态分布,孕周、出生体重、性别、生产方式等分布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应用PS及呼吸支持后12h、24h、48h,三组患儿Pa O2均明显升高,Pa CO2均有所下降,NCPAP组Pa CO2下降程度较另两组小,但Pa O2和Pa CO2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a O2/Fi O2、a/APO2在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NIPPV组较HHFNC组及NCPAP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儿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NIPPV组和HHFNC组均少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暂停,NIPPV组和HHFNC组均少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复用药,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有创通气例数,NIPPV组明显少于NCPAP、HHF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奶时间,NCPAP组较NIPPV组和HHFNC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NIPPV组和HHFNC组患儿少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NIPPV组和HHFNC组患儿少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儿鼻损伤、呼吸道感染、颅内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均给予留置胃管减轻腹胀,但NCPAP组患儿腹胀、气漏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三种无创通气模式结合PS治疗NRDS患儿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改善肺部氧合功能。2、NIPPV能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肺部氧合功能,使患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同时缩短了无创通气时间及氧疗时间,对于自主呼吸弱的患儿有治疗优势。3、应用NIPPV、HHFNC患儿能尽早开奶,利于患儿胃肠功能恢复,进而减少长时间静脉营养的相应并发症。4、HHFNC操作简便,患儿体位舒适,副作用少,有利于患儿护理,花费少,便于基层推广。
【关键词】:NRDS 鼻式间歇正压通气 加温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正压通气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22.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前言9
- 材料与方法9-11
- 结果11-13
- 附图13-16
- 附表16-20
- 讨论20-23
- 结论23
- 参考文献23-26
- 综述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呼吸 支持治疗进展26-37
- 参考文献32-37
- 致谢37-38
- 个人简历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一民;;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年13期
2 徐发林;白琼丹;庄方莉;段佳佳;;早期 晚期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年01期
3 陈盛;吕勤;蔡成;;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转归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年06期
4 夏宁;杨代秀;尹同进;徐巧兰;刘立民;;基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价值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治疗新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年12期
5 闫亚敏;李忆东;龚梅;王志红;;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给药方式的研究进展[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2年05期
本文关键词:三种无创辅助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1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4810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