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温肾”小儿推拿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的疗效观察
本文关键词:“健脾温肾”小儿推拿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的疗效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健脾温肾 小儿推拿 脾肾阳虚型泄泻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导师邵瑛教授的“健脾温肾”法小儿推拿套路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治病求本,与目前传统的一味止泻的小儿推拿不同,特色鲜明,此研究结果不仅为导师小儿推拿治疗思想体系治疗小儿脾肾阳虚型泄泻的疗效提供客观有力的临床证据,同时也为日渐风靡的小儿推拿疗法增添新的中医临床辩证诊治之借鉴,为迁延不愈的腹泻患儿带去福音。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标准(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剔除标准),将符合标准的60例脾肾阳虚型泄泻患儿分别纳入至推拿组及药物组,每组30例,一旦纳入不再予其他治疗手段。对推拿组患儿行邵瑛教授小儿推拿“健脾温肾法”手法治疗;对药物组患儿行思密达联合培菲康方案。记录各患儿治疗前后的病例资料及疗效评价的腹泻次数、大便形状、脱水情况等,并量化疾病情况(小儿腹泻症状评分表)。最后对收集的病例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治疗后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后两组积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且推拿组疗效优于推拿组;临床疗效方面,推拿组痊愈21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1例,药物组痊愈4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9例。组间临床疗效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且推拿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症状疗效方面,推拿组痊愈21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1例,药物组痊愈4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9例。组间症状疗效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且推拿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两组非无效患儿主症(大便次数、性状)好转的起效时间方面,推拿组平均起效时间34.78h,药物组平均起效时间52.14h,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推拿组起效时间短于药物组。疾病复发率方面,推拿组疗程结束后1周内复发率为0%。药物组疗程结束后1周内复发率为13.29%。,推拿组优于药物组。结论:推拿组及药物组在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患儿中均取得一定疗效,其中推拿组在症状积分改善、临床疗效、症状疗效、起效时间、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药物组,可明显减少脾肾阳虚型泄泻患儿腹泻次数,改善精神不佳、腹痛腹胀不适及患儿食欲和进食量,体现疗效优势性。
【关键词】:健脾温肾 小儿推拿 脾肾阳虚型泄泻 临床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第一章 文献研究10-16
- 1.1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及进展10-11
- 1.1.1 流行病学阐述10
- 1.1.2 现代医学观点及分型10
- 1.1.3 现代医学病因机制研究10
- 1.1.4 临床表现10
- 1.1.5 西医治疗10-11
- 1.2 祖国医学研究进展概述11-13
- 1.2.1 祖国医学对小儿脾肾阳虚型泄泻的记载11-12
- 1.2.2 中医分型及病因病机探讨12-13
- 1.3 祖国医学治疗小儿脾肾阳虚型泄泻的临床进展13-16
- 1.3.1 中药治疗13
- 1.3.2 推拿治疗13-14
- 1.3.3 针刺治疗14
- 1.3.4 艾灸治疗14-15
- 1.3.5 穴位贴敷治疗15
- 1.3.6 其他综合疗法及特色治疗15-16
- 第二章 临床研究16-26
- 2.1 研究方案16-21
- 2.1.1 研究目的16
- 2.1.2 研究对象与方法16-19
- 2.1.3 意外状况的处理19
- 2.1.4 观察指标19-20
- 2.1.5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0
- 2.1.6 症候疗效评定标准20-21
- 2.1.7 统计分析21
- 2.2 研究结果21-26
- 2.2.1 基线数据可比性分析21-23
- 2.2.2 临床疗效分析23-26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26-29
- 3.1 疗效分析26-27
- 3.2 安全性与不良事件分析27
- 3.3 讨论27-29
-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32
- 附录32-36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36-37
- 致谢37-38
- 统计学审核证明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迁;明清时期小儿推拿理论的特点[J];湖北中医杂志;2001年08期
2 潘炉台 ,杨立勇 ,赵俊华 ,胡成刚 ,刘庆信;仡佬族“小儿推拿”简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1年06期
3 汪建民;小儿推拿验案二则[J];中国民间疗法;2001年01期
4 姚笑;;小儿推拿的现状及研究方法琐谈[J];河北中医;2006年05期
5 魏鑫;;小儿推拿现状及研究方向思考[J];光明中医;2009年03期
6 ;关于举办“中医小儿推拿学术沙龙会议”的征文通知[J];中医儿科杂志;2009年05期
7 葛湄菲;;小儿推拿在绿色医疗中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年05期
8 ;关于举办“中医小儿推拿学术沙龙会议”的征文通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年09期
9 王晓宇;赵毅;姚斐;秦元;;浅谈生物全息理论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2期
10 熊英;吴云川;顾一煌;李守栋;秦宇航;;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和“课程中心”平台的小儿推拿案例式教学[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中华;;栾氏对中国小儿推拿学科的贡献[A];全国中医小儿推拿学术沙龙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孙德仁教授与运城中医小儿推拿学校简介[A];全国中医小儿推拿学术沙龙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许丽;;中医一绝——小儿推拿[A];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九届推拿学术年会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继续教育项目论文汇编[C];2006年
4 胡林飞;;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脾胃功能不良的妙处[A];浙江省第二十届基层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来肖威;;张振捚小儿推拿临床经验浅探[A];第四届全国推拿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1995年
6 葛湄菲;王延宗;程红运;;小儿推拿名家李德修[A];第23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7 程红云;葛湄菲;;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与其他流派的比较[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五次学会年会学术文集[C];2007年
8 李燕宁;杨配力;吴金勇;;小儿推拿发展史略[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9 庄婷;;小儿推拿临床举隅[A];全国中医外治发展论坛暨全国第六次中医外治学术年会与技术展示论文集[C];2009年
10 金义成;;小儿推拿的形成[A];全国中医小儿推拿学术沙龙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王立新;小儿推拿亟待规范化标准化[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2 浏阳市中医医院 吉微;小儿推拿见奇效[N];大众卫生报;2012年
3 黎崇裕 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刘敏如学术传承室;基层应大力推广小儿推拿技术[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4 龙华医院 徐枫;小儿推拿好处多[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5 李学燕;小儿推拿中医一绝[N];健康报;2006年
6 李学燕;小儿推拿 中医一绝[N];家庭医生报;2007年
7 商报记者 夏姗姗;方寸之间见乾坤[N];北京商报;2012年
8 中日友好医院 贾海忠 甘肃省兰州真气堂中医门诊 谈升;真气运行小儿推拿病案(5)[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顾泳;一双手,抚平孩子伤与痛[N];解放日报;2010年
10 中日友好医院 贾海忠 兰州真气堂中医门诊 谈升;真气运行小儿推拿病案(1)[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清显;小儿推拿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于娟;小儿推拿的古代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一清;基于文献整理对小儿推拿五经体系的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吴强;“健脾温肾”小儿推拿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王丽清;小儿推拿“肃肺法”治疗小儿风寒咳嗽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于世亭;现代小儿推拿名家技法研究分析与总结[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马娜娜;小儿推拿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疗效评价[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廖军;常用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手法的整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杨越;小儿推拿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雷建波;湘西刘开运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王英;刘氏小儿推拿合香连敷脐法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王琳;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古代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60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560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