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Wiskott-Aldrich综合征基因、蛋白与临床研究及WASp基因突变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29 11:14

  本文关键词:Wiskott-Aldrich综合征基因、蛋白与临床研究及WASp基因突变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Wiskott-Aldrich综合征 基因型 临床表型 Wiskott-Aldrich综合征 CD4~+T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功能


【摘要】:第一部分Wiskott-Aldrich综合征基因、蛋白与临床研究目的:建立中国最大的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患儿数据库,探讨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及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2011年2月~2012年9月,收集21例WAS患儿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WAS蛋白(WASp)表达,并对WASp基因直接双向测序分析突变情况。随访2000年4月~2012年9月确诊的81例WAS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及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81例男性患儿,9例为X连锁血小板减少症(XLT),临床表型评2分;56例为典型WAS,评3/4分;12例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及1例发生恶性肿瘤,评5分;3例评分不详。FCM检测64例患儿PBMCs中WASp表达,40例不表达,18例单峰部分表达,6例双峰部分表达。78例患儿WASp基因测序共发现60种不同突变,包括20种新发突变及8种热点突变。其中,错义突变17例,无义突变17例,插入突变5例,缺失突变16例,拼接位点突变19例,及复合突变4例。XLT患儿8例为错义突变,1例基因突变未明确;5例WASp单峰减少表达,2例不表达,2例未检测。典型WAS患儿包括31例无义/插入/缺失突变,15例拼接位点突变,6例错义突变,2例复合突变,2例基因突变未明确;32例WASp不表达,10例单峰减少表达,2例双峰减少表达,12例未检测。评5分患儿有4例无义突变(包括2例回复突变),4例拼接位点突变,3例错义突变,1例缺失突变,1例复合突变;6例WASp不表达,4例双峰减少表达,3例单峰减少表达。未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7例患儿,远期生存率典型WAS组低于XLT组(P=0.18),非错义突变组低于错义突变组(P=0.26,0.55),WASp阴性组低于WASp阳性(单峰/双峰)组(P=0.08,0.20)。结论:WASp基因突变将不同程度影响患儿临床表型及远期预后。错义突变及可产生正常拼接产物的拼接位点突变患儿可有部分WASp表达,临床表型较轻,远期预后较好;WASp不表达的典型WAS患儿则需及早接受免疫重建治疗。第二部分WASp基因突变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目的:检测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患儿Th1、Th2、Th17及Treg细胞数量,探讨WASp基因突变对CD4+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1年3月~2012年7月,收集14例WAS患儿、23例同龄健康儿童及14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Th2、Th17及Treg细胞分别占CD4+T细胞比例,分析CD4+T细胞亚群变化,探讨WASp基因突变对CD4+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14例WAS患儿与23例同龄健康儿童平均年龄分别为1.97岁及1.89/2.41岁(P=0.912/0.677),14例健康成人平均年龄为30.79岁。FCM检测PBMCs中CD4+T细胞各亚群数量,WAS患儿Th1/CD4+T细胞为18.28±11.08,与同龄健康儿童15.89±6.34相当(P=0.478),而显著低于健康成人31.86±11.67(P=-0.004);患儿Th2/CD4+T细胞为1.20±1.02,与同龄健康儿童0.78±0.46及健康成人0.68±0.58相当(P=0.177,0.112);患儿Th17/CD4+T细胞为1.47±0.76,与同龄健康儿童0.99±0.51及健康成人1.96±0.85相当(P=-0.058,0.123);患儿Treg/CD4+T细胞为2.88±1.19,显著低于同龄健康儿童4.80±1.37(P=0.003),而与健康成人3.55±0.68相当(P=0.081)。结论:WAS患儿1型T辅助/效应细胞(Th1)显著低于健康成人可能与年龄因素相关,而调节性T细胞(Treg)显著低于同龄健康儿童则提示Treg产生及功能缺陷可能是WAS患儿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键因素,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Wiskott-Aldrich综合征 基因型 临床表型 Wiskott-Aldrich综合征 CD4~+T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5.9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7
  • 中文摘要7-10
  • 英文摘要10-15
  • 前言15-17
  • 第一部分 Wiskott-Aldrich综合征基因、蛋白与临床研究17-33
  • 1 材料和方法17-21
  • 2 结果21-31
  • 3 讨论31-32
  • 4 结论32-33
  • 第二部分 WASp基因突变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33-41
  • 1 材料和方法33-35
  • 2 结果35-39
  • 3 讨论39-40
  • 4 结论40-41
  • 全文总结41-42
  • 参考文献42-48
  • 文献综述48-55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目录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Ferrara F.;Amato C.;张剑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例[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11期

2 Combi R;Dalprà L.;Ferini-Strambi L.;Tenchini M.L;袁海峰;;额叶癫痫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基因突变的关系[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6年05期

3 智刚;苏成芝;;基因突变带来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1991年02期

4 潘宏铭;宋修山;;人群基因突变的检测[J];浙江医学情报;1995年02期

5 刘广志;新确定的基因与痴呆有联系[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03期

6 姚华,王国荃;砷与基因关系的研究进展[J];地方病通报;2001年01期

7 张苏明,刘小红,倪黎,金庆文,郭庆荣,宫道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与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年05期

8 庞庆丰,郭冬平,李晓,陈琪,范乐明;一个新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位点[J];中华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9 黄琰,李若葆;吸烟与肺癌基因突变的关系[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易彦;张广森;;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突变相关疾病[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竞生;徐修才;周荣富;方怡;王学锋;翟志敏;王鸿利;;β链基因突变引起一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刘艳;雷小兵;彭振辉;肖生祥;王俊民;周欣;耿松梅;李政宵;;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1家系的基因突变研究[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肖生祥;刘艳;雷小兵;彭振辉;王俊民;周欣;耿松梅;李政宵;;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1家系的基因突变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马绍刚;方佩华;吕枚;许静;李宁;陈慧;冯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基因突变研究[A];天津市核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杨芳;金佩佩;王学锋;李薇;丁秋兰;王冠军;王鸿利;;2例新的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6 王贵;裘卫东;;基因在疼痛与镇痛中的影响[A];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孟岩;张续德;施惠平;赵时敏;姚凤霞;苏亮;黄尚志;;颅额鼻综合征的基因突变研究[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曹林枝;;P53基因及其分子生物学作用[A];广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3年

9 吴雪琼;张俊仙;李洪敏;梁建琴;钟敏;王巍;;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基因的研究[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10 杨芳;金佩佩;王学锋;丁秋兰;王鸿利;李薇;王冠军;;2例新的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报道员 周谷风;基因突变是好是坏[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孙浩;基因检测:为防病摘除还健康的器官?[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张民;英展开癌症相关基因突变测定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禾;吸烟导致的基因突变可代代相传?[N];科技日报;2010年

5 医学博士 科学松鼠会成员 致桦;基因检测是与非[N];中国经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丹;天赋基因检测:预测未来还是娱乐大众[N];健康报;2010年

7 江苏省中医院转化医学中心 赖仁胜;基因检测放任自流态势需扭转[N];健康报;2011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杨璇;“基因保存”服务没价值[N];北京科技报;2010年

9 实习生 刘冰玉;检测癌症基因能否一纸完成?[N];科技日报;2012年

10 记者 耿建扩 通讯员 李晋陶 程益聪;人类8种新发基因突变被发现[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珊;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及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2 茅江峰;不同基因突变对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隐睾和生精疗效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杨昭庆;云南省两种遗传性血液疾病的基因突变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4 李冰;第一部分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基因突变的研究 第二部分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第三部分 血清铁蛋白是中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危-1组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5 张军航;肺癌组织中p16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及基因异常甲基化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6 段妍;单纯型和显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基因突变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7 李红梅;联合检测p53基因和端粒酶对肺癌的诊断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8 李剑;Ndr2基因在人类淋巴造血系统中的功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9 潘洪明;汉族人群RAGE基因和APE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陈栋;BRAF基因突变与恶性肿瘤的系统评价及其痕量检测方法的构建[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晶晶;胃小间质瘤P16蛋白表达及C-Kit基因突变[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周炼炼;63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娟;Fabry病GLA基因变异与临床表现的相关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杨浩;Peutz-Jeghers综合征的STK11基因突变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5 周双才;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王庆泊;胃肠道间质瘤c-kit基因检测临床意义的研究(附119例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钱晓燕;EGFR及KRAS基因突变临床检测方法学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8 王辉;MET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9 李武靓;ARMS2/HTRA1基因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关联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10 张立莹;全基因组、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甲基化水平及基因突变在髓系恶性肿瘤预后判断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88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588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d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