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D133-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子机制初步研究
本文关键词: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D133-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子机制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D133-2 白血病干细胞 TGF-β信号通路分子
【摘要】:目的:探究CD133-2在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作为干细胞标志物表达的意义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从而明确CD133-2是否为儿童B-ALL的白血病干细胞(LSC)标志,也为进一步研究儿童B-ALL的分子发病机制奠定实验基础。 方法: 1、流式细胞术检测初诊和复发儿童B-ALL(共38例,包含初诊34例,复发4例)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CD133-2的表达(IgG1-PE为同型对照),并采集5例CD133-2阳性表达(比例≥20%)的B-ALL患儿(初诊4例,复发1例)BM-MNCs,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分选纯化出CD133-2+CD19+、CD133-2+CD19-、CD133-2-CD19+、CD133-2-CD19-四组亚群细胞,体外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集落培养(包含SCF、GM-CSF、G-CSF、IL-3、IL-6、EPO等成分),观察各亚群集落形成能力,并对培养后形成的集落细胞瑞氏-姬萨姆染色做形态学鉴定。 2、6例CD133-2表达阳性的B-ALL(初诊4例,复发2例)患儿BM-MNCs中MACS分选纯化出CD133-2+CD19+、CD133-2+CD19-、CD133-2-CD19+、CD133-2-CD19-四组亚群细胞,以CD133-2+CD19-亚群细胞为实验组,CD133-2-CD19+亚群细胞为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法和基因芯片试剂盒,分析与TGF-β信号通路相关的84个基因分子在以上两群细胞中的表达差异。 结果: 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38例儿童B-ALL中,, CD133-2的阳性表达率为60.5%(比例≥20%为表达阳性)。其中5例儿童B-ALL的BM-MNCs经MACS分选纯化后,体外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集落培养14天,CD133-2+CD19-细胞群在第5天出现红系集落,第7天后出现混合集落,第10天时集落较第5天增长10倍,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第12天时集落状态良好,第14天后集落未再增加。对生长状态良好的集落细胞瑞氏-姬萨姆染色,CD133-2+CD19-形成的集落中可见红系、粒系、巨噬和单核系细胞。其他亚群形成集落不明显。比较各亚群细胞集落形成方面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 2、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初诊儿童B-ALL中CD133-2+CD19-细胞亚群与TGFβ信号通路下游DCN、IGFBP3、THBS1、Smad6基因的上调有关,与SERPINE1基因的下调有关;复发组中CD133-2+CD19-细胞亚群与TGFβ信号通路下游TGFβ1、LTBP1基因的上调有关,与IGFBP3、 SERPINE1基因的下调有关。 结论: 1、体外半固体集落培养表明儿童B-ALL中CD133-2+CD19-细胞亚群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结合我们前期体外悬浮培养结果提示其具有长期增殖能力,说明此亚群具备了LSC的特性,由此CD133-2+CD19-亚群可能是儿童B-ALL来源的LSC免疫表型标志。 2、DCN、IGFBP3、THBS1、Smad6、SERPINE1以及TGFβ1、LTBP1、IGFBP3、SERPINE1等TGFβ信号通路的转录分子分别参与了初诊和复发B-ALL患儿CD133-2+CD19-亚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调控,这些分子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儿童B-ALL的发病或复发有关。
【关键词】: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D133-2 白血病干细胞 TGF-β信号通路分子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3.7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及基金资助9-11
- 第一部分 儿童 B 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D133-2 的生物学特性11-34
- 一、材料和方法11-19
- 二、结果19-26
- 三、讨论26-30
- 四、结论30
- 参考文献30-34
- 第二部分 儿童 B-ALL 中 TGFΒ信号通路分子对 CD133-2~+CD19~-亚群细胞的调控机制初步研究34-51
- 一、材料与方法34-39
- 二、结果39-43
- 三、讨论43-47
- 四、结论47
- 参考文献47-51
- 全文结论51-52
- 综述52-64
- 参考文献61-64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64-66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6-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子兴;白血病干细胞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及治疗对策[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5年04期
2 ;从人白血病模型中分离出白血病干细胞[J];当代医学;2006年08期
3 ;白血病干细胞移植后乳糜泻缓解[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8年01期
4 牛新清;佘妙容;李强;王辉;郭坤元;;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中白血病干细胞样亚群的分离和鉴定[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年11期
5 佘妙容;;以白血病干细胞为靶的治疗新策略[J];广东医学;2010年06期
6 崔鹤;孟学民;肖镇;;白血病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年S2期
7 刘博;史策;周晋;;白血病干细胞及其靶向清除[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4年04期
8 陈运贤;钟雪云;;白血病干细胞的靶向治疗[J];中华肿瘤杂志;2006年06期
9 王光平;齐振华;陈方平;;急性白血病干细胞研究进展[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年08期
10 陈运贤;朱小玉;;白血病干细胞及其靶向治疗[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福生;吴祖泽;;牛肝来源的抑瘤因子抑制白血病干细胞在体内、外增殖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2 洪振亚;孙立石;周剑峰;;万珂联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选择性清除白血病干细胞的研究[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李思思;汤永民;沈红强;钱柏芹;沈笛颖;廖婵;郭晓萍;;识别白血病干细胞的新单抗3A4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2011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成立5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1年
4 李思思;汤永民;沈红强;钱柏芹;沈笛颖;廖婵;郭晓萍;;识别白血病干细胞的新单抗3A4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5 王谦;侯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干细胞的理论与临床[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6 郭坤元;佘妙荣;牛新清;胡亮杉;贺艳杰;曲佳;邓兰;涂三芳;;白血病干细胞的同种异体免疫抵抗和调节[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7 尹建平;;Nycodenz不连续密度梯度分离AML患者干细胞标识细胞群[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8 陈子兴;;白血病干细胞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及靶向治疗策略[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洪振亚;肖敏;方勇;杨漾;周剑峰;;As2S2对白血病干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10 郑俊克;;Angptl蛋白受体对造血干细胞和白血病干细胞多能性维持的作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十三届肿瘤、第十四届免疫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葛秋芳;发现“前白血病干细胞”,“有意义”[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何屹;前白血病干细胞发现记[N];科技日报;2008年
3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袁卫平;追踪白血病干细胞 可推测患者预后[N];健康报;2011年
4 实习生 程凤;白血病干细胞具有重要临床特性[N];科技日报;2011年
5 记者 胡德荣 通讯员 杨静;白血病干细胞为何难以清除[N];健康报;2014年
6 记者 常丽君;瞄准DNA修复有望根除白血病干细胞[N];科技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思思;识别白血病干细胞的新单抗3A4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改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洪振亚;小分子化合物As2S2对白血病干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张秀丽;靶向白血病干细胞的抗CD3/IL3及其二硫键稳定构型的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活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古莹;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小檗胺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作用靶分子鉴定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宋永平;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源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支蕾;1.白血病干细胞标志的研究 2.p53对GRO生物学作用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娟;白血病干细胞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2 冯锡武;白血病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免疫相关分子表达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3 高丽丽;α-干扰素激活静止/休眠期白血病干细胞增强对阿霉素的敏感性[D];兰州大学;2012年
4 张砚君;白血病干细胞靶向治疗及耐药逆转[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5 武虎;用TRAIL/MN-SOD基因武装化靶向白血病干细胞的溶瘤腺病毒对抑制白血病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6 段永涛;三氧化二砷对体外造血微环境中白血病干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7 海丽其古丽·努日丁;新疆小儿白血病干细胞免疫表形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8 王学梅;69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白血病干细胞CD96分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9 杨清占;重离子束和X-射线辐射对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基因表达及白血病干细胞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9年
10 夏平方;Sorafenib通过阻断Hedgehog/AKT信号通路诱导白血病干细胞凋亡[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09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609529.html